寧倦抿了抿唇,垂下眼眸,不敢和陸清則對視。

按他當時的心情,若是段淩光再不開口,他應當會讓鄭垚用刑。

陸清則兩指掐著寧倦下頜,將他的下巴抬起來,讓他正視自己,凝視著他的眼睛:“你是萬人之上的天子,幾乎所有人的生死與榮華都在你的一念之間,所以更不可衝動。”

寧倦和他對視許久,認真地點了點頭,乖順地輕輕蹭了蹭他的手指:“我知道了,老師。”

無論身份貴賤,老師似乎都有種近乎悲憫般的同情。

曾經寧倦會有些困惑,他從小長在冷宮中,隨時要防備先皇後對他下死手,見慣了宮裏不把人當人的場麵,內心淡漠。

不過在猜到陸清則的秘密之後,一切都有了解釋。

但他願意向陸清則靠攏。

隻要陸清則還在他身邊。

作者有話要說:

陸清則(不知道馬甲掉了):表演ing

寧倦(默默扒掉了馬甲):配合表演ing

第四十九章

七月中,以南下祭母為由,金蟬脫殼去江右來了一番大手筆的皇帝陛下,終於在江浙一種官員的期盼之下,早早啟程歸京。

江浙一眾官員是長長地鬆了口氣,感動不已——終於送走這位煞神陛下了。

車駕一早便準備好了,錦衣衛和禁軍貼身隨行,不過皇帝陛下似乎也不怎麽著急快點回京,馬車一路上都行得不緊不慢。

個中原因,隻有陛下身邊的鄭指揮使和長順大總管知道。

車駕一路向北,至八月中,鳴蟬不休,車隊終於趕回了燕京。

以衛鶴榮為首的百官在燕京城外等候已久,在寧倦露麵時,不論眾人心情如何,皆跪拜齊呼萬歲。

分明知道自己的把柄落入人手,小皇帝來者不善,衛首輔的表情依舊看不出什麽驚慌之感,看了眼隨同在側、臉覆銀麵的年輕帝師,露出個捉摸不定的笑:“恭迎陛下,陛下能平安歸來,臣心甚慰。”

寧倦不用再在衛鶴榮麵前裝得唯唯諾諾,話音淡淡:“首輔替朕分憂,操勞國事也辛苦了,聽說前幾日你剛生了場病,朕既然回來了,你也不必那般辛苦了。”

衛鶴榮自然聽得懂這話裏的兩重含義,眉毛微微一揚,朝後麵的十幾輛馬車看了一眼,覷見了潘敬民等人。

既是囚犯,自然也不會有多好的待遇,囚車一路行來,風吹日曬,入伏的毒辣太陽把那群曾高高在上的狗官曬成了幹枯的狗尾巴草,一個個眼神呆滯麻木。

潘敬民在烈日下熬著油,肥胖的身軀還瘦了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