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章:識賈詡(1 / 2)

回頭看去,晨輝之下的洛陽城,似乎閃耀著金光一樣,竟使得關平感覺,原本殘破的洛陽城,又噴發出了勃勃生機。

郭淮看著身邊頻頻回望的關平,笑道:“不要再看了,定國,就是扭斷脖子,也看不見了。若是能早些平定叛亂,自然能早日回轉,再見伊人。”

關平見郭淮打趣自己,郝然道:“伯濟,你不覺得晨輝之下的東都,甚是壯觀麼?”

郭淮聽了,回頭看去,又轉頭笑關平道:“看無極公主就看了,還要說什麼晨輝下的東都,定國,你是將軍,哪來這麼多文縐縐的東西。”

關平笑道:“將軍就不能文縐縐的麼,我聽說曹操出則為將,登高則賦,每日手不釋卷,豈不是文縐縐的將軍?”

聽關平說起曹操,郭淮問道:“在東都這些日子,我聽說定國與鎮東將軍曹操不和,可是實情?”

關平點了點頭,說:“不錯,我與曹操結怨,不隻一次了。最初之時,曹操令兵西顧,是我與義兄拒險而守,使得曹兵不得寸進。爾後眾公卿奏請曹操進京平叛,我與前大將軍韓暹極力反對。前些日子,曹操欲請天子都許,又是我與車騎將軍楊奉難之。”

郭淮說道:“曹操挾天子都許,乃是效晉文公之納周襄王,欲行王霸之事,定國與其為敵,隻怕難度不小。”

關平看了看郭淮,說道:“伯濟可還記得你我先前結伴之時,伯濟問我有何抱負之事?”

郭淮點頭說道:“定國當時一心欲為親人報仇。”

關平說道:“不錯,當時我確是一心要為母報仇,但現在,我還有一個抱負,那就是使我大漢再興、百姓安居。伯濟可願助我?”

“定國可還記得我的抱負?”見關平點頭,郭淮繼續說道,“那就請定國實現抱負之後,再助我實現抱負:男兒誌當執吳鉤,三千裏外覓封侯,如何?”

關平見郭淮願助自己,心中大喜,兩人肝膽相照,相對而笑。這時徐晃催兵歸來,見關平郭淮相談甚歡,亦是笑道:“看來定國對洛陽安排是放下心來了,不像前幾日,雖說在商議軍情,心中又總想著出兵之後東都之事。”

關平等徐晃催馬來到身邊,三騎並行,說道:“如今東都有車騎將軍駐後防守,我還有什麼放不下心的?”

徐晃打趣關平道:“為兄指的可不僅僅是東都,定國莫要顧左右而言他。”

關平嗬嗬一笑,說道:“招賢館由我哥哥關寧主持,家中又有舅舅引兵照看,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徐晃正色道:“定國,你忠心為國,又義氣深重,為兄甚是以你為榮。隻是定國你過於耽於美色,無極公主雖好,但大丈夫何患無妻?一個無極公主,便將定國弄的瞻前顧後,實為男兒所不為也。”

關平見徐晃說出這樣的話,卻也不怪徐晃,知道這個時候的男人,並不是像自己一樣看重一個情投意合的女人,隻得解釋道:“兄長,什麼是大丈夫?若一人連自己妻兒都保護不了,焉能稱為大丈夫?連自己的家都能棄之不顧,又豈能真正的忠心衛國?”

徐晃不想關平竟說出這樣的道理來,欲待反駁,又感覺關平說的甚是在理,欲要接受,又以為大丈夫不能沉迷於兒女私情,一時間有些失神。

此次行軍,使得關平真正的認識到行軍做戰,什麼叫做不動時安若泰山,又什麼時候兵貴神速。一路行來,穿函穀關,過滎陽城,大軍幾乎都沒有做任何的停留。下一座城池,就是驃騎將軍所駐紮的弘農城。

關平見弘農在望,對徐晃說道:“兄長,我這就前往弘農去找師兄張繡,請其勸說張濟莫要助紂為虐。”這本是應有之議,徐晃點頭道:“定國此去小心。”關平點頭正要出發,卻見一斥候奔了過來。

關平行軍,依徐晃之指點,軍前軍後多派斥候打聽消息,這斥候正是關平派往軍前打聽消息之人。斥候奔到關平身前,報說:“衛將軍,屬下探知弘農乃是一座空城,城中不見一兵一卒。”

關平吃了一驚,問道:“張濟將軍呢?可曾探的明白?”

“屬下打探得知,驃騎將軍軍中缺糧,南下宛城取糧,攻城之時軍前戰死,建忠將軍張繡將其眾攻下宛城後,就引兵駐於宛城,不曾回轉弘農。”

關平徐晃聽了麵麵相覷,沒想到稱雄一時的張濟竟這樣死了。關平想起自己記憶中確有其事,心中長歎,難道自己對曆史的大勢,沒有一點的改變麼?曹操挾天子遷都、張繡兵駐宛城,這一切的一切,還是和自己記憶中的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