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齊刷刷地看向韓清,韓清麵色複雜,猶豫不定。
雨隨煙見此情景,便知韓清經過一夜的思考,有些後悔昨日的讚同,於是笑著說:“丞相乃國家棟梁,見識自會高人一等,剛才一直默不作聲,心中自有考量。丞相當年也體驗過寒門學子的辛酸與報國無門的無奈,如今雖然官居高位,但也不會忘本,想來不會讓孤王失望。”
雨隨煙的話是在逼韓清不得不答應。若是他不讚同,對上成為失信之人,對下會落個忘本的惡名。韓清此時被雨隨煙逼得有苦說不出,心中即使有百般不願和顧慮,也不得不站出來,違心地說:“老臣讚同陛下的決定,陛下能如此深謀遠慮,實是晨星國之福,是臣等福氣!”話未說完,臉色已經變得十分難看。
雨隨煙目的達到,才不管韓清的臉色如何,含笑衝他點點頭,看向底下眾臣。
眾臣一見丞相和女王都同意,哪個還敢反對,均站出來表態。在眾臣的“擁護”下,雨隨煙將開科舉的聖旨正式向天下公布。
一場開科舉之爭,在雨隨煙的巧妙謀劃和苦心推動下,以她的勝利而告終。科舉製度的開始,為晨星國的振興奠定了基礎,在民間選拔出的大量人才,後來成為晨星國盛世的擎天支柱,在他們的盡力輔佐下,雨隨煙漸漸平定外患內亂,開創出一派嶄新局麵……
退朝後,一出大殿,侍郎王勇來到韓清身旁,悄聲說:“丞相好糊塗啊!您怎麼能答應女王開科舉的提議?現在形勢對我們有利,女王一舉一動都在我們監視之下,她身旁沒有可用之人,不足為慮。但若是開科舉,讓她培植出心腹之人,那就對我們大大的不妙了!”
韓清臉漲得通紅,有些惱羞成怒,瞪著王勇無奈地說:“你讓我怎麼辦?陛下拿老夫的往事和先王來壓老夫,若是老夫不答應,豈不是成為天下人的笑柄,天下人都會說我是忘本之人!”他頓了頓,歎了口氣,緩緩說:“不瞞你說,昨日那個小丫頭已經向老夫提出要開科舉之事,老夫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糊裏糊塗地答應了她。回去細想後,覺得此事不妥,今日早朝本想找個機會讓她改變主意,沒想到卻被她將了一軍。哎,事已至此,難以回轉,隻能另想它法。除了科舉之事外,老夫現在還擔心的是祁舒然進宮之事。”
王勇皺了皺眉頭,不解地問:“提及此事,下官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前幾日丞相不是還說要拉攏祁炎,怎麼今日變成了女王招祁舒然入宮?女王她到底再打什麼主意?這祁炎想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