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的小會議剛開了個頭,寧鶴就嘟嘟吹哨子,讓兩個人出來幫忙搭灶燒火,今天他們吃烤魚。

穆寒春舉起寶寶迅速就位:“小鶴,今天可以吃火鍋嗎?”

坐在爸爸肩膀上的小木魚立刻熟練表演小花盛開。

寧鶴被逗得笑彎了腰,揉著眼睛一人一腦瓜崩:“誰也不許說吃不下,必須要光盤行動,不準浪費。”

火鍋是適合一家人一起吃的,人越多就越方便打掃戰場,三個人吃火鍋、其中還有一個寶寶,多多少少有些戰鬥力不足。

……

寧鶴不自覺出了會兒神,又迅速打起精神,指揮一大一小分配任務——要是吃火鍋的話,準備的食材可就不能隻是這麽幾樣了。

“去店裏吃好嗎?”有人提出建議,“那家火鍋店開業大酬賓,六一特惠,帶寶寶去可以打一折,還送冰淇淋。”

寧鶴還以為是丈夫說話,她下意識要讓愛人帶寶寶去,自己留下陪著睡懶覺的小木魚——可再細聽時,卻忽然覺察出不對。

聲線雖然相似,但說話的聲音更溫和、節奏和常人稍有區別,吐字稍緩。

那是曾經忘記過怎麽說話,又一個人慢慢重新學會、慢慢繞過千萬裏路,帶著所有人回家的年輕影帝,說話時特有的習慣。

上一次臨分別前,寧鶴和穆瑜要了他演過的所有電影。夫妻兩個每天晚上哄睡了寶寶,就全神貫注看那些畫麵裏的每一個鏡頭。

寧鶴倏地回身,驚喜得幾乎站不穩。

她看清不遠處的身影,想說的話撞了滿腔,卻又全在喉嚨裏哽住。

……睡懶覺的孩子醒了,走遠路的孩子也回了家。

穆寒春還在下遊撈魚,聽見掃地機器人大聲報信,舉起小木魚就往回跑,賽車變房車的AI相當神氣地打著雙閃,砰地拉了一排手拉禮花炮。

上次好不容易做好的一折特惠傳單、緊急買下來裝修好的火鍋店,都沒能派上用場,這次係統校長的計劃做得非常周密。

穆雪團小朋友被教會了爺爺現在很年輕、暫時不能叫爺爺,從麻袋裏舉著寫了“火鍋”的應援牌鑽出來,炫酷地架著小墨鏡,給三歲的小木魚叔叔塞奶糖。

聞楓燃已經上了初三,會的字多,負責寫“酬賓”。他剛從練車場趕回來,開著賽車呼嘯而過一路碾壓的大野狼,這會兒耳朵比頭髮紅,舉著毛筆大字筆直立正。

蒲雲杉沉迷於教小榆樹喝水,差一點就誤了時間,十萬火急趕過來,用齒輪和機械零件焊了格外端正的“六”和“一”,後麵還嚴謹地做了液晶屏,附有當前的準確年份。

路遙知才開完花沒多久,熱熱鬧鬧的一樹槐花成了大院著名景點。小信使把香噴噴的槐花全摘下來做了槐花糕,沉穩優雅地邊撫肩行禮,邊指揮玫瑰花瓣拚出“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