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張誌雄身材高大,號稱“長張”,為人忠直驍勇,作為趙普勝部將,和趙很合得來。趙普勝被陳友諒誤殺之後,張誌雄當然心懷怨恨,隻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此番隨友諒東征應天,本已打算尋找機會真的投奔朱元璋。誰知今晨中了朱軍的埋伏,正好友仁又命自己負責斷後,豈不是天賜良機?於是,張誌雄抓住機遇,這才臨陣投降了朱元璋。
此時,看到陳友諒率軍沿河往北逃去,張誌雄對著元璋言道:“啟稟主公,陳友諒水軍由張定邊、祝宗援率領有戰船千艘、水軍五萬正在應天以北長江之中,如陳友諒上得戰船則定然逃遁也!”元璋冷笑一聲:“我早已料到陳友諒定有此舉,兩支勁旅正在等著他呢!”
再說,張定邊、祝宗援率領水師沿江進入大勝港之時,當時未見異常。定邊為人精細,況且對康茂才投降之事心存疑問,為防意外,隨即著祝宗援率領大部人馬滯留大勝港待命,自己親率少數戰船繼續向前。可越往前行,河道越是狹窄,定邊越發生疑。待發現中了朱軍埋伏之後,定邊更加認定了自己預先的判斷,且喜船隊暫時還沒有受到朱軍的侵襲。於是一麵組織船隊後退、一麵派副將上岸,準備尋著友諒後也好接他登船。
此時的友諒已是慌不擇路,一見定邊所派副將來接,便在歐普祥、胡廷瑞、陳友仁、陳友貴等的保護之下,一路來到了張定邊的水師船隊。友諒登船之後,定邊急命朝著長江方向開航。
船隊出了龍江關之後,水麵漸漸寬闊,朝後望去,好像追兵並未跟上來,友諒這時心中才稍稍安定。想到數十萬兵馬已經損失大半,心中不免淒慘。這次畢竟是自己大意,不聽定邊、黃昭等人勸說,才遭此大敗。但是,隨即轉念一想,勝敗乃兵家常事,龍灣一役當然有勝負,但整個“棋局”遠未定輸贏。等來日收拾好隊伍再來和朱元璋決一死戰吧!剛想到這裏,友諒又忽地“樸哧”一聲笑了起來。看得身邊的歐普祥、張定邊等不禁大出意外,定邊隨即問道上:“主公因何發笑?”友諒答道上:“朱和尚畢竟不會用兵,我要是朱元璋,一定會在此處埋伏重兵,豈不知,我等現在還會有心思和他爭鬥麼?”
話未落音,隻見龍江關附近像是從天而降似的冒出了無數朱軍戰船,河岸之上,兩員朱軍大將威風凜凜地騎在馬上,來人正是朱元璋的部將康茂才和張德勝。隻聽康茂才對著友諒大聲言道:“陳兄別來無恙,茂才這廂有禮了!你已被我重兵包圍,還是隨我一道,降了朱元帥吧!”友諒定睛一瞧,不是康茂才又是何人?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友諒隨即大聲吼道:“康茂才狗匹夫,有朝一日,老子捉到你,必然將你上刀山、下油鍋,方解我今日心頭之恨!”
一見友諒如此,康茂才隨即命令開砲,刹時間,朱軍在岸上射出了一陣密集的砲火,與此同時,朱軍船隊上也射出了無數的火銃、火箭。其中一簇砲彈不偏不倚對著友諒飛來,隻見正在友諒身邊護衛的蘇大林、蘇小林兄弟幾乎同時從兩側撲向了友諒的身軀,眨眼功夫,兄弟倆已雙雙倒了下來。歐普祥、張定邊立即將友諒推進了船艙,緊接著,友仁、友貴又將大林和小林弟兄倆拖進了船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