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看似平和多年的帝國,私底下卻一直花費著龐大的維安經費在維持表麵上的平靜。多年來軍部情搜處派出的密探丶陸戰機甲營派出的特殊部隊,帝國一直是在用人命壓製著那些可能扯破假像的利爪——那些隱藏在地方深處的反叛份子丶那些隱密潛入帝國策反的敵國間諜。

由於作為國務卿兼軍部統領的幕僚長,基恩大概瞭解軍部內派係的分類,親近各地駐軍的將領們在這次戰役中大力主張著要加重地方駐軍經費,強化地方實力;而出身帝星的將領們則又有不同的看法,隱約透露著擔心地方軍力過強會奴大欺主,威脅到帝君的權威。

在這兩方的激辯戰爭中,唯一沒有踏入選邊亂局的就是目前帝國兵力最強大的陸戰機甲營,也由於陸戰機甲營這次一直是置身事外,帝君和奉家家主才放任兩方軍部將領吵翻了天,反正不論如何吵鬧,這兩方將領們的兵力加起來也不至於顛覆帝國,不如讓他們吵吵,發洩精力的同時也許還真的吵出個結論來。

帝君和奉家家主決定採取的放任態度,卻是苦了基恩他們這些幕僚,不但必須處理日常的政務,偶爾還必須充當和事佬,讓吵開了的兩方軍部將領們維持幾分鍾能夠安靜坐在一起開會。

殊不知這樣放任疏浚的方式,還真的讓軍部將領們吵出了個結論,他們一致將矛頭指向了這次置身度外的陸戰機甲營。

陸戰機甲營向來就是帝君與國務卿的私軍,雖然在帝製下,所有軍隊都應當無條件的聽令於帝君,但隻有陸戰機甲營是能夠毫無理由的接受與遵從來自帝君與國務卿的指令,不惜一切代價的達成目標。

軍部將領們最終的提議,便是讓地方駐軍選派代表,定期進入陸戰機甲營接受培訓。地方派的將領早就看不慣陸戰機甲營把最好的機甲戰士和資源都據為己有的態度,藉由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地方駐軍也分到陸戰機甲營的一杯羹;中央派的將領則打著另外的算盤,陸戰機甲營的訓練嚴苛早就不是新聞,同樣出名的還有他們對帝君忠誠的信念,若讓地方駐軍挑選的菁英進入陸戰機甲營訓練一陣,或許便能減緩地方與中央的對立,畢竟他們頂頭上所崇敬的,都是一樣的帝君。

莫名被點到名的陸戰機甲營大隊長感到很無奈,他都已經擺明瞭不想踏入泥淖中攪和,卻被波及無辜的中了槍。

輪替訓練地方駐軍的機甲戰士表示他陸戰機甲營必須特別分出人手,不僅是訓練這些人,還得帶著他們出任務丶上戰場,否則豈不是成了隻要在營地裏跑跑跳跳過,誰都能說自己進過陸戰機甲營?

然而,這樣一來,陸戰機甲營原本支援軍部情搜處處理敵國密探丶地方反叛勢力的特殊部隊勢必就將減少人手,而且地方駐軍也由於將菁英機甲戰士抽出送往陸戰機甲營訓練,一時間戰力想必也會受到影響。

為了繼續維持帝國表麵上的和平,因此才出現了成立陸戰機甲營暗部的這個決定。這支暗部隻聽從陸戰機甲營大隊長丶國務卿和帝君的指示,不接受任何地方駐軍或軍部單位的命令或請求,他們的任務隻有一個,就是剷除所有威脅帝國和平表像的威脅。

整個事件的過程中,似乎陸戰機甲營完全成了被動的一方,被迫接受兩大派係將領的決定,成了互相削弱對方實力的工具。然而,基恩卻在這之間看到了陸戰機甲營大隊長的用意,在這看來似乎讓陸戰機甲營吃虧的交易中,這個大隊長卻得到了一支自由丶隱密丶不受監控的私人部隊。

雖然說暗部也同樣必須接受帝君和國務卿的指揮,但這指揮鏈卻得經由大隊長,這其中會有多少行動是由大隊長發起,而非直接來自於帝君和國務卿的指示?

既然若風已經決定要進入這支暗部,基恩並不打算反對。一來是因為他知道他的反對或許隻會造成他和若風之間的隔閡,卻不一定能改變若風最後的決定;二來則是因為他希望藉由若風在暗部,讓他能有多一隻眼看看這個陸戰機甲營的大隊長。

基恩沒有隱瞞若風他的用意,這也是他為什麽會跟若風分析了整個軍部派係的原因,他希望他的小奴隸能夠和他一起在彼此的道路上互相扶持著走過,雖然雙方都礙於工作性質的機密性而無法完全向對方坦承以待,但他將盡他所能保護住他的小奴隸,至少在若風腳步才剛要踏穩的現在,他要讓若風順利紮根,這樣才能和他一起長長久久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