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遲隱約猜到寧鳳舉說服宋太後的理由,正好借機表明立場與態度。“王爺心係大幹安危,又有一顆向佛之心,自是對俗塵事務不甚在意。兒臣受他救命之恩,又得他抬舉看重,定當替他打理好後宅瑣事,讓他無後顧之憂。”
這般打著啞謎,婆媳二人各懷心思。宋太後對她的回答很滿意,暗道好在舉兒娶的是燕氏。先前她有多不期待,如今就有多慶幸。
婆媳二人又說了會話,最後宋太後讓她陪自己去禦花園走一走。她心下一喜,恭恭敬敬地上前相扶。
禦花園布景精致,奇鬆奇石奇花隨處可見。
宋太後見慣這些東西,早已無任何新奇之感。但一路上燕遲時不時地問上幾句,她也漸漸有了些許談興。
“你看那株鬆樹,還是舉兒百歲那天種下的。哀家同先帝親自填的土,又握著舉兒的手澆的第一次水。”
“父皇和母後如此愛子之心,難怪王爺長大後心中能有對世人的大愛之心。種什麽因得什麽果,父母之於子女仁義友愛,子女便會成為相對應的人。”
這話說到了宋太後心裏。
當年宮裏妃嬪不少,她能穩坐後宮之主的位置不可謂不費盡心思。先帝絕非癡情之人,所有的夫妻恩愛都是她的有意為之。盡管如此,她依然最喜歡聽到別人誇她和先帝夫妻感情深厚,更喜歡別人誇他們父母子女關係親近。
天家親緣最是淺,她最怕自己的兒女和古往今來的那些公主皇子一樣身不由己。哪怕是為江山社稷必須要舍棄什麽,她也盡可能地想彌補一二。
“為人父母理應如此,身在皇家有太多的責任和擔當,朝堂後宮牽扯太深。你身為舉兒的王妃,切記謹言慎行,萬不可卷入讓舉兒為難的是非之中。”
燕遲心道讓寧鳳舉為難的不就是皇儲之爭,那些事她自己都躲不及,怎麽可能還會傻到故意摻和。
她才這麽想著,便見一位滿頭珠翠的宮裝麗人掩著麵低頭往宮外走。
她認出那麗人,眼神微動。
第57章
緊隨麗人身後的宮女不知說了什麽,那麗人趕緊過來行禮。雖是仔細擦拭過麵上的淚痕,卻抹不去眸中的濕潤,也掩飾不住微腫的眼眶。
瞧這般模樣,應是哭了有一會兒。
宋太後皺著眉,聲色微厲,“這又是怎麽了?”
麗人不敢說真話,隻說風大迷了眼。但凡是長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她此前必是受了什麽委屈,若不然也不會在宮裏如此失態。
她並非後宮的嬪妃,而是陳皇後嫡親的侄女子,嫁給二皇子為妃的那位小陳氏。以她的身份在宮中應是無人敢欺,也不會有人故意為難她。
她的說辭便是三歲小兒都不會信,何況是久經宮鬥的宋太後。
“既然怕見風,日後就少出門。”
小陳氏臉色越發難看,麵上的脂粉脫了些,看上去清瘦又憔悴,又因著哭過更顯出幾分淒楚,讓人瞧了有些於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