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修廟由龍山的父親和龍山家鄉村裏的父老鄉親們負責;種植中草藥由蒼龍醫藥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委托龍山家鄉的縣鄉領導負責推廣;原中藥廠那麵暫時陳玉蓉離不開身,就連忠叔都暫時成了負責安保的部門領導,沒辦法,誰也沒想到這事業剛開始就這樣的火爆,燕京總公司的人員大部分都被抽調出來,來到這塞北山城幫忙,蒼龍醫藥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業務,已經成了陳玉蓉原有公司的業務主流,或者說中心似更合適一些。
龍山下半年就是燕京大學大三的學生了,轉眼就到了開學的時候。對今後,龍山打算還是得把大學畢業證拿到手,也算對父母有一個交代。以現在龍山的天分,學習起來,一點的難度都沒有,一年的課程,如果自學,幾天就可以自行搞定,所以,大學寬鬆的條件,更讓龍山看重。其實,龍山隻要考試時參加考試,積累夠一定的學分再拿出一篇畢業論文就能夠畢業了,所以,他也沒必要通過關係在短期內就畢業,過去自己在大學一邊學習一邊打工,現在打工到不需要了,好在龍山學習的專業是考古,有許多校外考察的機會,龍山可以打著這個旗號,去幹自己想幹的事情。
小菡下半年也上高三了,她其實隻比龍梅小幾個月,很快就要滿十七歲了,她可沒打算回燕京去讀書,小菡知道,龍山哥哥以後在家鄉的時間要超過在燕京大學的時間,所以,小菡竟然要求轉到龍山的家鄉所在縣第一中學,和龍梅一起上學,一起參加高考,別人也許會覺得小菡在胡鬧,沒想到陳玉蓉和梁衛國竟然同意了,所以,現在小菡和龍梅就以所有課程都學過了,要自己復習的名義,一起去了試練之地,去追尋武道的提升去了。不過,高考還真難不住這兩個小丫頭,以她們現在的天賦,高中那點知識,那幾本書,早就一目瞭然,倒背如流了,對修士而言,高考算的了什麼?
最近,龍山總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從哪裏開始入手,才能讓蒼龍祖星恢復生機。國家的環保舉措,給了龍山很大的啟發。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人類涵養一方水土,一方水土回饋給人類的隻能更多,這是一個良性的迴圈,當然,這樣做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記得在遠古結界裏麵,龍山就曾經和師傅陳摶老祖討論過,現在的地球上,地震等自然災害,其實還不是被打殘破的蒼龍祖星的幾大板塊在碰撞所造成的。也就是說,如果把蒼龍祖星看成一個人的話,那就需要從心髒開始,給他構建起來一條條的經絡,由裏向外,迴圈暢通,這樣他的生機恢復的才更徹底。現在,隻能從外到內的梳理,把阻斷的、打斷的經絡重新的連線起來,從外部促進內部的迴圈,這樣做雖然慢,但是造福人類也最直接,以龍山現在的境界,就算有更好的方法,恐怕他自己都無能為力,所以,還是一邊提升自己,一邊試探著尋找出路。
本來,就一個開學,龍山打算自己坐火車到燕京就行了,無奈忠爺爺和陳玉蓉都不幹,陳玉蓉說自己在燕京那邊正在把主要業務往這邊轉移,得親自去看一下,忠爺爺幹脆就是要送龍山去燕京,所以,龍山在和父母、小菡和龍梅以及父老鄉親們告別後,就乘坐著忠爺爺開的車子,往燕京奔去。
在車上,陳玉蓉本來想在燕京大學外麵給龍山買一虛樓房,這樣自己住著也方便,可龍山覺得自己就是在學校的時間其實也不多,買一虛樓房也是閑著,至於給龍山買一輛驕車,一是龍山沒有駕照,二是龍山實在是坐不慣車子,哪裏有自己自由自在的好,要說趕路,身法亮開,就算從龍山的老家到達燕京對龍山來說,也不過是幾十分鍾的事情,要不是怕太令人震驚,龍山還沒準真的會跑步進京呢?龍山在車上答應忠爺爺和陳玉蓉,到學校以後,過幾天就到梁爺爺住的地方去看他們。
忠爺爺把龍山送到了燕京大學的門口,看著龍山下了車才放心地離去。
燕京大學校門前,有著兩塊巨石,分別銘刻著幾個字,作為燕京大學的校訓。一邊刻著自強不息,一邊刻著厚德載物。看著這兩塊石刻,一種厚重之感撲麵而來。這校訓何止是對學生,就是對任何人來說,都很實用。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接著一場的拚搏,唯有自強不息,才能走的更遠;學習為了什麼,拚搏又為了什麼,厚德載物,一個人赤條條的來去,總該給這個世界留下來一些什麼,纔不白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