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1 / 2)

南荒,乃中原南端一處極為偏僻凶煞的不毛絕地,雖幅員遼闊,然多窮山惡水,多瘴毒猛獸,地勢絕險,天災萬端,常為血霧所籠罩,因此人跡罕至,幾無人煙,便是那近乎得道的修仙大士,也難履行跡。

南荒深處,有一沙漠,名曰荒塵大漠,據說自遠古以來,便已問世,常年黃沙懸空,遮天蔽日,更有暴風席卷,浪塵推沙,竟形成一道天然奇景,那便是大漠流沙。每到七七之數年份,大漠流沙便莫名向外擴張一次,其勢如萬馬奔騰,浩浩蕩蕩,隱隱還夾帶天雷交響,以及那異獸悲鳴聲,宛若地獄臨世,霎時乾坤顛倒,天地間一片混沌。

荒塵大漠中心處,有一萬丈奇山,人稱蒼靈山,也是荒塵大漠唯一的一座巨峰。氣衝鬥牛,勢拔雲間,通天懸河,險峻萬千,可謂荒塵大漠的又一奇景,而那大漠流沙,竟是以蒼靈山為核心,盤旋漂浮,咆哮奔騰,大顯桀驁不屈之態,卻又不能不誠服於這般浩瀚納百山之天險。蒼靈山上,不時有悶雷響徹,閃電似蛟龍般盤繞墜地,轟隆歸塵。奇山頂端一處絕壁上,隱隱閃爍著金色光芒,並著點點紅光,仔細看處,竟是一首蒼勁幽涼的古詩。

《蒼神古記》

煌煌天威卷紅塵,悠悠世道慢人心。

邪羅鬼影浪寰宇,魑魅魍魎刹古今。

千秋萬世情難了,此恨綿綿無絕期。

因緣際會風雲笑,逍遙凡塵一粟粒。

古詩乃凝血所書,留款處題有“蒼神絕筆”。誰是蒼神,無人可知,無人可曉,也無從知曉。但蒼靈山題詩一事,卻在中原人間流傳甚廣,幾乎那無知幼童,也能倒背如流,隻是其中韻味,如天機般難以捉摸。當然,此詩能傳得沸沸揚揚,也並非完全個因,因為在古詩旁側,還有一道白光,浩氣衝天,竟與詩句所泛色彩勢不相弱。白光中,隱隱可見一長約一丈,寬似一尺的古卷,奇怪的是,古卷上竟無任何形跡,空無一物。

古卷與詩,隱約有相生相克之意,閃電悶雷,便是那古卷與詩競相迸發的勁氣摩擦得來,古卷與詩中間,一股龐大吸力源源不絕,將懸空流沙吸食殆盡,卻是意猶不絕。大漠流沙的產生,也算是來源於此。每逢七月月圓之刻,古卷與詩便會氣勢大張,彼此蠶食著對方神秘原力,而那股吸力,也便增強一次,蒼靈山,也便拔高一分。

為此人間長久流傳著一連串疑問,荒塵大漠的不斷擴張,是否將殄滅中原?蒼靈山如若傾倒,人類該如何安生?古卷與詩,會否有相融之刻?相融之後,是否便是天地劫難,人間末日?恐懼與灰暗,留存在每個人心中,惴惴不安,惶惶度日。卻依舊有很多人好奇多於憂心,隻是有心無力罷了。盡管如此,不少修道者卻是競相前往,遠遠觀望,更有一些修道大成者,漸起貪心,妄想納為囊中之物。畢竟長生不老之說,未曾得見,神仙之妙,何能想象,若能獲古卷之助,或可早日證道,得列仙班。然多是有去無回,即便有修道者帶傷歸來,也是奄奄一息,萎靡不振,鬱鬱寡歡而亡。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在生與死的交迫中,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人間漸漸掀起貪念的狂熱,修道者們以追求蒼靈山上的古卷與詩為最高理想,奮發圖強,絡繹不絕,倒有不少修道者得獲大成。漸漸地,大小門派也紛紛卷入這浩浩蕩蕩的追崇行列,由此而來的門派紛爭,正邪之亂,世事浩蕩也就再所難免了。

豈料正當正邪如火如荼之刻,門派明爭暗鬥之際,上天仿佛給大地蒼生開了一個玩笑,蒼靈山上的古卷與詩竟悄然消失人間,從此不曾問世。隻是人心為貪念而起,欲罷不能,修道者們效天地大法,納陰陽妙訣,參神功造化,欲逆天改命,無所不求其極。種種因緣際遇,大成大能者竟有起死回生之能,奈何神仙之說,終究飄渺。盡管如此,中原秩序,也有了新的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