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朱元璋又軟了,大明的黑白無常(2 / 3)

發現這個秘密之後,他就開始琢磨借朱元璋的手,去扳倒太原府的辦法。

可這些在禦書房當值的太監卻直接把朱元璋的話,當成了大聲的耳旁風,不僅快速退下,還幫忙關了門。

“臣願為柳大人請功!”

坐在龍案後方的朱元璋下意識往後一慫,緊接著就大聲道:“都別動,咱身邊也得有人伺候不是?”

朱元璋不解道:“明顯的偷漏農稅動搖國本,哪裏蹊蹺了?”

且不說布藝產品,就是琉璃製造業,也不是產量多價值少的糧食可以比的!

想到這裏,馬皇後可以說是越想就越覺得蹊蹺!

朱元璋硬氣道:“妹子,想必你已經知道他葉青有多混蛋了。”

其實當時他就有這麼一個預感,但卻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讓他把這事給暫時忘記了。

可就是這麼一個糧食年產高達四十萬石的縣,上繳的農稅竟然隻比第二名多了兩個‘二百五’?

傻子都看得出來,他葉青不僅沒有為了大明著想,自覺給朝廷多上稅,甚至連基本的稅法都沒有遵守!

想到這裏,胡惟庸隻是心中暗笑的同時,又恭敬的退了出去,還順帶幫朱元璋輕輕關上房門。

“來人,趕緊來人啊!”

估計是被葉青給氣的吧!

馬皇後隻是撿起地上的一本書,走到朱元璋麵前,輕輕的放在他麵前的龍案上。

這樣的人就算是再有才華也不能用,甚至越有才華越該盡早殺掉,免得他成為大明的安祿山,還是‘成功的安祿山’。

馬皇後將他懷疑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出來之後,朱元璋又再次變成了馬後炮。

尤其是太原知府柳文成,簡直就是虛與委蛇的高手!

“對啊!”

“宣錦衣衛指揮副使,蔣瓛!”

很明顯,太原府這個‘小集體’絕對有內部勾連!

朱元璋知道馬皇後是來幹什麼的,一定是知道他要抓人,又跑來勸他三思而後行。

胡惟庸雖然沒有看到朱元璋在他的麵前發葉青的火,但也知道葉青必死無疑了。

其實把他們淮西勳貴當個屁的人,不隻是雁門縣知縣葉青,可以說太原府轄下的所有縣官,甚至是太原府知府柳文成,都不把他們當回事。

想來也對,如果沒有太原知府的大印,雁門縣的稅船和稅車就根本到不了京城。

想到這裏,他準備再告訴朱元璋一個更加讓人驚駭的消息。

他調出太原府轄下各縣的上稅數據之後,果然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

“雁門縣的糧食與抵扣錢鈔,都比第二名多了一個二百五,本就非常的巧合。”

朱元璋是真的不想如他胡惟庸的願,但那些人不爭氣,他又能怎麼辦?

這一局,皇權戰敗,相權戰勝!

嚴格意義上來說,太原府自知府以下,八層的官員都要人頭落地。

“你辛苦了,咱有些乏了。”

朱元璋看著一邊為他收拾,一邊委屈的細說當年的馬皇後,當即就一把將馬皇後按在了龍椅上。

話音一落,朱元璋就往他的休息龍榻而去。

“混蛋!”

緊接著,又默默的把這些被他弄亂的書籍與奏疏全部整理好。

戰敗代價,太原府極有可能成為相權與淮西勳貴的勢力地盤!

雁門縣擁有可耕作用地四十萬畝,但由於人手問題,隻插秧種植十萬畝,其中大多是平原沃土,隻有小部分是山地梯田。

大明農稅為一百上五,也就是說這四十萬石糧食,需要交兩萬石的稅,而這兩萬石的稅之中,又有兩成可以用錢鈔抵扣。

當然,不用錢鈔抵扣,全部上繳實物最好!

就這還是按照大明稅法該交的稅,但稅法之外還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總之就是一句話,他們‘淮西集團’的勢力不僅進不了雁門縣,還進不了太原府!

常侍太監的眼裏,此刻的馬皇後步履如風,一下子就跨過了高高的門檻,一代賢後瞬間就變成了‘大明第一猛女’!

“都退下,同時關門。”

“他雁門縣的布藝製造、鹽鐵礦業、工商貿易,哪樣不比農稅多?”

就算平均畝產六百斤,十萬畝地也有六千萬斤的總產量!

一石為一百五十斤,那也是整整四十萬石糧食!

“為了幫你這窮大帥節約錢,我領著徐達他們的家眷開荒種地.”

“傳旨,緝拿太原府知府,及其下屬州縣主副官員”

反正她也不是不講道理的偏袒葉青,她要的隻是一個明明白白的真相,免得她家重八落下錯殺功臣的罪名!

找真相這種事,派這二人去就再合適不過了!

“還糧食比第二名多二百五十斤,錢鈔比第二名多二百五十貫?”

“惟庸啊!”

“奴婢謹遵娘娘懿旨!”

想到這裏,胡惟庸就再次稟奏道:“啟奏陛下,臣發現了一個非常巧合的事情。”

“咱不想這麼幹,咱不願意這麼幹,但那些個混蛋又不得不讓咱這麼幹啊!”

“你還真敢幹這種皇帝生氣,宰相高興的事情?”

他們看著這一幕,也再次肯定了自己剛才聽皇後不聽皇帝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