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朱元璋竟幫葉大人升官,永別古(1 / 3)

第265章 朱元璋竟幫葉大人升官,永別古人生涯計劃,傳國玉璽即將麵世!

“肯定驚喜啊!”

“前兩年我們賺的錢都用來發展本縣,所以上的稅也就是各縣居中水平。”

“今年我們的布帛製造、鹽鐵礦業、工商貿易、農糧產量,哪樣不是遙遙領先?”

“下官可以保證,我們不論是錢鈔還是實物,絕對樣樣都讓皇帝陛下驚喜。”

“再加上您的守城獻策之大功,隻要皇帝老子還算個人,他就會召你入宮,拜官賜爵!”

回程的馬車之內,

吳用坐在左位偏座,眼裏盡是憧憬之色不說,還配上了手上的動作。

他繼續憧憬道:“到了那時候,您將成為我大明朝的包青天,不對,應該是賽過包青天。”

“包大人因‘端州三年任,不持一硯歸’,被百姓傳頌!”

“您卻因‘雁門三年任,財寶車船拉’,被百姓傳頌,簡直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他笑著點頭道:“不出意外的話,升得還有點遠!”

可也就在胡惟庸如此盤算之時,孔克表立即就跳了出來,他抱著玉笏就是狠狠的一拜。

正如胡惟庸所料,朱元璋一把拍在龍頭扶手上。

這種情況下成家,那就完全是害別人了!

他那倆專用丫鬟不一樣,他為她們留了足夠多的錢,足夠她們富裕一生的錢!

等他被賜死以後,在名義上隻做過丫鬟的她們,不用背寡婦的名不說,還有招上門女婿的底氣!

可這樣的大實話能說嗎?

“咱問的是,咱該如何獎賞雁門知縣葉青?”

朱元璋聽著這麼一個主意,也是不免暗自誇了胡惟庸一句。

吳用忙笑著說道:“下官才疏學淺,沒有什麼太大的想法,隻想一直跟著葉大人混。”

“犯我華夏,雖遠必誅!”

葉青再次強調道:“我再說一遍,這不是我寫的軍歌,這是我一個老鄉寫的,被我記下來了而已。”

葉青隻是饒有興致的問道:“那請問吳大人,您都給我規劃完了,您自己又是個什麼打算?”

朱元璋見到這位個頭比胡惟庸高大半個頭,長相和個頭都頗有孔子遺風的,孔子五十五世孫,瞬間就是放心了。

“人生自古誰無死,丹心照史書!”

胡惟庸抱著玉笏走出來道:“臣隻是在想該如何為陛下,出一個妥善的主意。”

“你是想雁門軍民戳著朕的脊梁骨罵,你到底是何居心啊?”

想到這裏,葉青就再次側身一躺,閉目養神的同時思考對策計劃。

“馬踏八方漢家軍,威震四海華夏人!”

“雁門關,今後就仰仗諸位將軍了。”

可也著實是給他出了個大難題!

“.”

可他卻發現這家夥說了那麼半天,卻沒有規劃他自己的未來,實在是太忠心了點。

葉青也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提議,這必將成為他珍貴的古代記憶,但他不拿別人的成果裝逼是原則問題。

這都震撼了半個月,朱元璋才坐著馬車趕回來。

“好好好,你說什麼那就是什麼,你說是我爺爺寫得都成。”

“滿不滿意,這都是最後一戰了!”

以他們葉大人的功勳,回家種田不可能,繼續當知縣連任雁門或者平調其他地方也不可能,必定是青雲直上。

到了那時候,想他葉青不升官都難!

隻要他們不表態,他葉青這封謙虛的奏疏,就隻有真的謙虛下去了!

現在想弄死葉青不可能,讓他不升官倒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咱,不,朕非常的期待!”

“雁門縣知縣,葉青!”

“年輕人心浮氣躁,不能升得太快,應該多在地方上磨煉。”

可也就在此刻,吳用卻再次開口問道:“葉大人,以前沒這條件,我就沒想過納妾,也是有了條件之後,才有的這想法。”

將軍們看著眼前的葉大人,隻覺得這飯廳裏盡是永別的氣息。

吳用被葉青收拾一頓之後,當即就老實了下來。

不僅如此,還滿意的笑了笑道:“這是自然。”

葉青隻是似有不舍的說道:“你們今後一定要記住,文官不涉軍,文武不相幹,今後的知縣如果想要效仿我和你們交好,一定不要給什麼麵子。”

“.”

葉青隻是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就突然變臉,一巴掌從他頭頂削過去:“算盤打到本官頭上了?”

“太子殿下沒派人去了解,還是了解了你不知道實情?”

難啊!

“可您都二十好幾了,還是個單身漢,為什麼呀?”

孔克表萬萬沒想到是這麼個結果,他顧不得擦額頭的冷汗,忙叩拜道:“陛下明鑒,臣不知道這事啊!”

“那你想到了嗎?”

“北伐大軍修整三日之後,繼續北伐!”

但轉念一想,也覺得他們和葉大人的緣分,不說完全走到頭,也該是差不了多少了。

“學生作為古代將軍的最後一戰,你們還滿意嗎?”

很顯然,葉青的大實話又被他們認為是一種謙虛的手段。

“您放心,我一定會讓大家把事情辦得妥妥的,一定讓皇帝陛下用八抬大轎抬著您升官!”

葉青就這麼看著眼前為自己規劃未來,還口若懸河的吳用。

而他葉青在來年開春,該上繳給朝廷的稅收又得該有多高!

一個月後,也就是洪武六年的十二月初,朱元璋再次身披龍袍,坐上了奉天殿的上位龍椅。

“.”

他隻知道,這封奏疏可以成為他阻止葉青升官的有效助力!

可他卻不知道,就在他一邊濤濤不絕的講大道理,一邊如此盤算之時,胡惟庸的腳趾都要扣緊了。

“葉大人來年就要高升了,我們應該高興才是啊!”

雖然不舍,他們也覺得是好事一件。

“隻是有人不想讓你來,朕得幫你個忙啊!”

時光轉瞬,三年任期已經快要到頭了。

他自然知道葉青的這封謙虛無比的奏疏,並沒有說大實話,早在朱元璋回朝之前,觀戰將領就把真實的情況傳了回來。

今天最忙碌的縣衙部門就是稅務大廳,不僅是商貿稅務窗口和農業稅務窗口,可以說說有的稅務窗口都排起了長隊。

次日清晨,縣城又變得熱鬧了起來,又變成了一座歡聲笑語之城。

“文官涉軍天下大亂,這是曆史的教訓,本官隻是一個非主流的特例,非主流永遠不能代表主流,特例永遠不能代表普遍慣例。”

他們的眼裏,一個看起來三十來歲,還穿著錦衣華服的男子,被人一腳從豪華馬車上踹了下來。

他們離開之後,葉青又提著祭品獨自來到了‘靖邊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