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重八都成,夠你下去吹一陣子的了,閻王爺都得羨慕嫉妒你!”
李大爺虛弱的笑道:“確實夠閻王爺羨慕的了。”
“大帥,其實在養濟院之時,我就把你和娘娘認出來了,娘娘還是那麼麵善,還是那麼漂亮,您還是那麼一副誰都欠您錢的樣子。”
朱元璋點了點道:“當年,你為什麼不跑過來這麼對咱說?”
“當年,我還想活著回家,現在,我知道我活不了多久了!”
朱元璋先是一愣,然後就非常認可的點了點頭,緊接著二人同時就釋然的笑了。
這種擯棄身份與顧忌說大實話的感覺,簡直不要太好!
隻是不到這種時候,又怎麼會擯棄身份與顧忌呢?
下一瞬,李大爺突然咳嗽加劇,整個人的呼吸也變得急促了起來。
他知道他不能再耽誤了,他必須把不說完就死不瞑目的話,全部說出來。
“陛,陛下呀!”
“草民在紅巾軍裏,一路幹到總旗官,不然也不能好幾次都可以近距離的看一眼,你這個朱大帥。”
“陛下別說話,聽,聽草民說。”
李大爺重重的出了好幾口氣之後,這才稍微緩和了一些。
他繼續抓緊時間說道:“至正二十七(1367年)十月甲子日,您拜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二十五萬北進中原。”
“您發布《諭中原檄》,文中提出‘驅逐胡虜,恢複華夏,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以感召北方人民反元。”
“草民追隨大軍取山東,進河南,奪潼關,攻大都,最後再西進山西。”
“攻打雁門關之時,草民重傷,就留在了這裏,沒能參加之後的陝北、關中、甘肅之戰。”
“如果能走完這北伐全線,草民也能趕上洪武元年(1368年)的開國大典,最起碼也能撈個副千戶幹了。”
朱元璋聽到這裏,也是鼻子酸到了不行!
他知道,李大爺隻是這種情況的一個縮影,像他這種因為重傷留在當地,然後就不了了之的人太多了。
這是大明朝廷欠他們,更是他朱元璋欠他們的。
但他也沒辦法,那個時候太亂了,根本就顧不過來。
等能顧得過來的時候,皇權與相權之爭,就又成了令人頭大的問題。
他雖然有心尋找,但下麵的人卻並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一想起那些忙著在老家霸占田土,以及在軍中廣收義子的家夥,朱元璋就殺意再起!
但很快,他的目光就恢複了平和。
因為他麵前的人不是那幫家夥,而是他朱元璋的‘債主’。
“老哥哥,你還有什麼願望,咱一定滿足你。”
李大爺聽到這麼一句話,那煞白的嘴唇當即揚起一抹‘得逞’之笑。
李大爺滿眼期待道:“陛下此話當真?”
“咱,不,朕乃天子,天子當一言九鼎!”
李大爺立即說道:“那就請陛下答應草民,不要殺葉大人!”
朱元璋聽後瞬間一愣,一種上了大當的感覺,直接就衝上了天靈蓋。
他現在算是明白這老哥的全部‘陰謀’了!
他可以保證,這老哥在出關之前對自己的那一拜,絕對是毫無‘陰謀’的單純致敬,是紅巾軍總旗官對朱大帥行禮。
可他活著入關之後,立馬就有了一個天大的‘陰謀’,自從來人通知他朱元璋過去之時,陰謀就開始了。
想見他一麵,還說曾經和自己一起打過仗?
這差不多就等於是‘我知道你是朱元璋’!
不僅如此,還可以理解為‘你不來見我,我就到處說郭將軍就是朱元璋’!
也正是因為好奇和擔心,朱元璋才放棄觀戰,鉚足了勁往戰地急救醫院跑。
當然,他願意放棄觀戰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已經見識了他想見識的一切,而且還肯定城關不會丟。
等他跑到醫院之後,李大爺直接就是一聲‘陛下’,說明他知道自己的身份,然後就提出把他弄到這無人之地的要求。
來到這裏之後,又在敘舊的同時,還把他朱元璋欠下的‘債務’給說了出來。
等的就是他這句‘天子一言九鼎’!
目的就是要用他過往的戰功,換他們葉大人一條命!
其實,早在李大爺認出朱元璋那一刻開始,他就知道朱元璋必定是出於什麼原因,來微服私訪考察他們葉大人的。
隻是到底出於什麼原因,他就不得而知了。
但他可以肯定一點,這位視貪如仇的皇帝陛下,絕對接受不了他們葉大人的治世方式。
那段時間,李大爺長期外出打聽,這才知道這變身‘郭老爺’的皇帝陛下,竟然和他們葉大人做起了生意。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他就知道肯定是馬皇後的功勞。
如果不是馬皇後,以朱元璋的脾氣,早就掀桌子了!
當年他可是親眼見識過朱元璋懲治貪腐的,那時候的朱元璋還隻是朱大帥,他發現他的義子進城之後,仗著軍功吃飯不給錢,還強要飯館老板的女兒陪喝酒。
朱元璋得知此事之後,直接就把那幾個義子,當著全城百姓的麵賜死了。
與此同時,還發布榜文‘凡我部將士,貪拿一文,欺淩一女,不論戰功,皆為死罪’!
倒不是說朱元璋視貪如仇不好,隻是他們葉大人的貪,和其他人的貪,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隻是朱元璋在這方麵的思想太過固執,屬於眼裏揉不得一點沙子,還會一杆子全部打死的那種。
但他想著有馬皇後在身邊,也就不那麼擔心了。
要不是這次出關作戰,再次看到身披甲胄,已經變成‘郭將軍’的朱元璋,他都忘記這件事情了。
也就是在自己重傷歸來之後,他才有了見朱元璋一麵,並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為他們葉大人美言幾句的想法。
朱元璋看著眼裏盡是期盼之色的李大爺,也是一時之間想法良多。
他是真的很想答應這位活不久的老部下,但是他又真的不能答應!
原因無他,
且不說他葉青越來越重的‘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之罪,且不說他葉青犯下的那麼多大不敬之罪,就憑他李大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不忘‘陰謀’他朱元璋,為他葉青說好話這件事,他就不能答應。
他們是為大明重披戰甲,是為家園與子侄重披戰甲,也算是為他朱元璋重披戰甲,更是為他葉青重披戰甲。
這樣的民心與軍心,已經很讓皇帝後背發涼了。
不說他朱元璋,哪怕是以‘仁’字著稱的宋仁宗,也會感到後背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