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平鎮(1 / 2)

第1章 太平鎮

明德二十年,川西,太平鎮。

初春時節,一夜風雨過後,早開的海棠花落了滿地。

溪水潺潺,屋簷錯落,沿河而建的小鎮子,幾乎每個角落都種著幾叢翠竹。

人們都知道汪家媳婦前天生了個白頭發白眉毛的怪胎,年輕的媳婦受不住驚嚇和婆家人的咒罵,當天晚上就懸了梁。

現在汪老婆子要把怪胎扔去沉塘,幾乎整個鎮子的閑人都跑來看熱鬧。

春寒料峭的時節,孩子被赤身扔在破竹籃裏,渾身青紫,一動不動,連一絲微弱的哭聲也沒有。

汪婆子怒氣衝衝地走在最前麵,邊走還邊大聲咒罵兒媳婦是個災星,死了還要連累她們一家人。

跟在後麵看熱鬧的人群議論紛紛,有說汪家倒黴的,也有說汪婆子心狠手辣的,但並沒有人敢靠近。

偏安川西山坳裏的太平鎮許久沒有這樣熱鬧過了。

行進間,喧鬧的人群忽然停了下來,議論聲也戛然而止。

清風徐來,綠雲流動。一個年輕的姑娘安靜地站在拐角處的石階上。

淺青色的半舊外裳無一絲紋飾,隻在潔白的領巾上繡了兩隻小小的綠色蝴蝶,翩然欲飛的樣子。

一根原色的木簪挽了鴉青的長發,潔白的耳垂上戴著一對再普通不過的銀丁香。

台階兩旁擁滿了翠竹,微風陣陣,女子裙裾輕飄,似與周圍的景致融成了一體。

明明是個年輕的女子,可乍一看,竟讓人恍惚間生出“君子如玉”的錯覺來。

青衣姑娘就這樣安靜地站著,麵無表情地看著汪婆子和她身後看熱鬧的人群。

汪婆子先露了怯,囁喏著後退了幾步沒敢說話,也不敢和青衣姑娘對視。

她的兒媳是難產,請了青衣姑娘上門幫忙。

當天,青衣姑娘就曾勸告過她,請她善待兒媳和剛出生的孩子。

人們顯然都認識這位青衣姑娘,而且似乎也十分敬畏她,青衣姑娘的眼神掃過人群,許多人都急忙低了頭。

壓抑的靜寂中,青衣姑娘走向汪婆子,邊走邊解下了自己身上的薄披風。

把一錠銀子放在破竹籃裏,青衣姑娘這才小心地用披風裹好嬰兒抱在了懷裏。

也並不看汪婆子,徑自抱了孩子轉身就走。

看見銀子,汪婆子臉上的惶恐不安驟然消失,竟然抓起銀子拔腿就跑。

人群複又喧鬧起來,有兩個婦人追上青衣姑娘,試探著勸說:

“梅姑娘,我們都知道你是好心,但這……這樣的怪物養在身邊,不僅你要倒黴,怕是我們整個鎮上的人都要跟著倒黴的。”

青衣姑娘停住腳步,瞥了那兩個婦人一眼,把懷裏的孩子抱的更緊了一些,客氣而又疏離地扭頭對眾人說:

“這個孩子不是什麼怪物,他隻是生了病而已,而且病因不在他娘,在於他的父親。

我可以告訴諸位,今後,無論他父親的續弦是誰,隻要生的是男孩,就一定會和這個孩子一樣。”

眾人再次震驚,就有人大叫:

“那汪家豈不是要絕後了?”

青衣姑娘不接話,隻微微閉了閉眼睛。

再次抬眸,青衣姑娘的眼底冰涼一片,淡淡地看著眾人說:

“我既然收養了這孩子,從今往後他的禍福便隻由我一個人擔著。諸位若害怕被連累,隻管來和我說一聲,我們一定馬上離開太平鎮,絕不連累眾位鄉親。”

話音剛落,青衣姑娘已經抬腳離去。

纖細的身影消失在翠竹壞繞的小巷裏,挺直,倔強,帶著不沾塵埃的冷清。

有老者走出人群,責罵那兩個多嘴的婦人:

“渾扯些什麼?梅姑娘若是走了,咱們還往哪裏尋她這樣好的大夫?”

許多人都點頭,一個漢子也指了剛才說話的婦人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