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冉閔誅胡 第四十章:龍城就義(1 / 2)

路上看著身負重傷卻依然昂首挺胸的冉閔,慕容恪也是對他敬重有加,他試著勸說冉閔道:“冉將軍,隻要你肯歸順我大燕國,我慕容恪想你保證絕對不會少你榮華富貴!將軍身負大才,何必如此執迷不悟?”

冉閔冷冷的看了慕容恪一眼後輕蔑地說道:“我乃大漢英雄,豈能做你鮮卑人的走狗,要我冉閔投降,那是想也別想。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死,而名可垂於竹帛也!又有何懼哉?”慕容恪聞言心知冉閔一心求死,是不可能說服他的,於是也就不再言語。

慕容恪到達龍城之後,將冉閔獻給了慕容俊,看著五花大綁的冉閔,慕容俊是哈哈大笑的說道:“冉閔賊子,你隻有奴仆下人一樣的才能,憑什麼敢妄自稱天子?”

冉閔聞言怒目瞪著慕容俊說道:“天下大亂,你們這些禽獸一樣的蠻夷尚且可以稱王稱帝,何況我們堂堂中華英雄呢!”慕容俊聞言是怒不可遏,吩咐左右將冉閔吊起來,鞭打三百,然後拉去遏陘山斬首示眾。

於是冉閔被吊了起來,一個滿身橫肉的粗野大漢,拿出鞭子,朝著冉閔身上招呼而去。眾人聽在耳中是鞭鞭刺耳,看在眼中是鞭鞭見血,冉閔不愧是是一位英雄,身上被打得皮開肉綻,硬是沒有哼一聲。

三百鞭過後,冉閔被放了下來,此刻他已經渾身上下血淋淋的,背上沒有一片完好的皮膚,全都是皮開肉綻,讓人看上去都膽寒無比。接著慕容恪親自帶著人馬將身負重傷的冉閔拖到遏陘山斬首示眾。

冉閔吃力的睜開眼睛,看著一望無際的錦繡河山,嘴角露出了久違的微笑,他知道自己就快要自由了,自己這一生雖然沒能夠一統中原,可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了,可以說自己這三十年的生命沒有白活,自己奮鬥過,努力過,流過汗,流過血,三十多萬胡人被自己殺死,五胡已經漸漸的在退出中原了,盡管最後天不遂人願,但是也沒關係,自己對胡人造成了重創,這條命已經賺夠了本。

隻是想到自己的親人,冉閔覺得對不起他們,自己一生都在忙於戰爭,鮮有時間去照顧他們,希望他們善自珍重了,自己欠他們的隻有來世再還了。帶著這些想法,我們的民族英雄冉閔英勇的犧牲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漢人的民族尊嚴。

公元352年,鄴城失守,冉魏王朝覆滅,冉閔死後,冉魏國的家人和臣子絕望至極,紛紛守節自縊,少部分逃往東晉,無一投降前燕的人。秦漢魏晉從來沒有亡國後自殺的大臣,因亡國而自殺,是從冉閔的魏國開始的。冉魏幾十萬漢人不甘受辱,紛紛逃向江南,投奔東晉。東晉軍未能及時接應,使得幾十萬百姓中途受到截擊,死亡殆盡,晉將良心愧疚不安,於是自殺謝罪。

而原本那些被冉閔救出來的幾萬漢族女子,又被慕容鮮卑抓了過去,僅僅一個冬天就被鮮卑大軍吃了個幹淨,實在是可憐。鮮卑人把這些倒黴姑娘身上的肉割下來和牛羊肉混著煮,還把這種食品賞賜給鮮卑百姓吃,讓他們猜測是什麼原料做的,我很想知道這些人是怎麼生的。。。

冉閔死後,山左右七裏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聞聽消息後大驚失色,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天就降大雪,過人雙膝(正史記載,決非杜撰)。後人追稱冉閔為平帝,以紀念這位為保護漢民族血脈而犧牲的英雄人物。

由於冉魏王朝時間很短,大臣多自殺殉國,沒有人給冉閔寫書立傳。後來統治北方幾百年的鮮卑族的北魏史學家汙蔑、詆毀、辱罵漢族人的民族英雄冉閔,而後代又缺乏資料,隻能根據以前遺留的資料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