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走後的第二天劉協便發布了曹操派人呈送的其親寫的求賢令,當時看了之後,劉協也是大驚,這求賢令跟曆史上的簡直如出一轍,反正都是人曹操寫的,是曰: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嚐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
今天下尚未定,漢祚衰微,群雄並起,王業待興,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高祖其何成大業!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朕得而用之。
詔書一頒,天下才士無不蠢蠢欲動,這詔書所述十分明了,唯才是舉,隻要你有才,便可以應召而來,謀得一官半職,為國建功。
郭嘉薦舉兩人,一人乃陳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還一人乃光武嫡係子孫,淮南成德人,姓劉,名曄,字子陽,劉曄又舉薦一人,山陽昌邑人,姓滿,名寵,字伯寧。
當然應召而來的亦是不少,一時節,洛陽頗有些人才。
而慕名而來武將也有些,有兩人,出身相似,都是當年響應朝廷號召在家鄉募兵抗賊的勇士,一人名李典,一人名李通,都有些人馬,這兩人,劉協貌似在《三國演義》裏都聽說過,都是曆史上曹操的戰將,沒想到自己先一步發布求賢令,募得這兩員大將,還帶來數千人馬。
雖說應詔而來的人並不多,但絕對都是忠臣,忠於大漢王朝的人,這一點郭嘉也預料過,因為朝廷現在的實力還非常小,外地諸侯仍是牛X的很,所以這些人確實都是身懷報國大誌之士。
這天郭嘉又來朝見,道是在街上碰到了一個異士,郭嘉當時與其暢談一番後,也深感此人才識見地,劉協命其宣來,郭嘉急止,道:“陛下!自古大賢者,皆是大賢主親訪而得,豈不聞齊桓訪東郭五返方得一見,陛下應該親去拜訪大賢!”
劉協淡笑道:“太傅說笑了,這世界哪有大賢比得上你的才華與抱負!那隆中……那人他姓甚名誰?”,劉協險些又提起那隆中諸葛亮,連忙遮掩。
“此人姓單名福,表字尚不明!”
郭嘉剛說完,又是一番驚歎,這單福他怎會不認識,就是那“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嘛!他明白,徐庶這人不光滿腹才華,更是難得的忠臣,這人可以用!
“好!太傅!我去!他現在在哪裏?”
“就在微臣府上!”
“好!您回去知會一聲,朕晚上前去拜會!”
“諾!”
晚上,劉協便來到郭嘉府上。
幾人暢談很久,徐庶也深為劉協見識感染,小小年紀,滿口盡是一般孩童絕無的深謀與遠慮。
劉協問起徐庶來處,徐庶直言他在家鄉殺了人,逃難至此。
“先生還真是爽快,你難道就不怕朕把你抓起來,以正國法!”
徐庶又道:“徐庶殺人,單福可沒殺人!”
二人對視默笑。
郭嘉頓時亦是大驚,激動道:“原來閣下就是荊鑲高士徐庶徐元直,失敬!失敬!”
“不敢!不敢!”
第二日上朝,劉協就封徐庶為禦史中丞,徐庶謝恩後,兩人又談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