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 郭媽媽來了。
蔣徽訝然,“家裏有事?”
郭媽媽笑瞇瞇地道:“沒有。公子說, 今日起, 你們要在書院住一段日子。已經安排妥當,您回房用飯去吧。”
蔣徽愣了愣,隨即會心一笑。
他們在書院住的宅院名為四照軒。夫妻兩個平時要用的東西,都已經送過來,安置妥當。四名伶俐的小丫鬟、廚娘、灶上的婆子過來服侍著, 郭媽媽則不能留下來, 下午便要回去——蔣徽讓她平日主抓製作香露、香料。
“說起來,凝香閣的生意越來越好了,幾種香露、香料得了不少富貴門庭中的女眷的青睞,成了固定的回頭客。”去往四照軒的路上, 郭媽媽笑吟吟地道, “眼下到了冬日, 添置香球的人也更多了。”
蔣徽笑眉笑眼地道:“前兩日我算了算賬,進項的確可喜。往後能夠維持現狀,便什麼都不需愁了。”
郭媽媽笑道:“會更好的。”又說起董飛卿,“公子午間有事,聽友安說,是與鏢局相關的事情,邱老板在福壽堂設宴相請。”
蔣徽點了點頭, 走進四照軒, 思及一事, 道:“灶上的人跟過來,你們平時怎麼辦?總不能讓你每日兼顧著做飯吧?”
郭媽媽忙道:“哪兒啊,您放心吧,公子又找了一名廚娘、一個灶上的婆子,說廚子的手藝應該更好,但這上下拿不準,怕您和他吃不慣,便先讓我觀望著。
“要的確是更好,那就讓廚子長留下來,反之就讓劉全再去物色。”
蔣徽眉眼間盡是笑意,“往後少不得家裏書院兩頭住著,這樣安排也好。”
郭媽媽亦是笑意更濃。
她留意到,此刻蔣徽的笑容不同於平時的璀璨、清朗,明媚而又甜美。
她知道因何而起。蔣徽小日子沒準時來,她留意到了,心裏不免喜滋滋的,想著一定是有了喜脈。高興了沒多久,便開始發愁:蔣徽早間出門、晚上回家都是策馬,萬一在路上出點兒意外……身子骨再好也是一樣,總會有影響。
她就開始琢磨著,怎麼勸勸這個對自己一向沒心沒肺的小姑奶奶。
讓她驚喜交加的是,董飛卿已經有所準備。
不是有了和她一樣的猜想,他不會這樣做的。先前蔣徽想搬來書院,但他需要著手鏢局那邊的事,不想讓雜七雜八的人出入書院,便一直拖延著。
那樣一個粗枝大葉的大男人,原來也有這般細心的一麵,不聲不響地為妻子著想,做出相宜的安排。
邱老板請董飛卿到福壽堂用飯,是一本正經地談生意:“往後我名下銀號裏的銀鏢、票鏢都要交給你們三合鏢局。你當個事兒,放在心裏頭。”
董飛卿哈哈一樂,“求之不得的好事,我先謝謝你。價錢方麵,怎麼也要給你比照著行情算便宜點兒。”
邱老板笑道:“這些都是小事,你便是敲竹杠,我也樂嗬嗬的——最要繄是心裏踏實。”停一停,又道,“打算什麼時候開張?”
“這個月中旬。”
“要是不為難的話,第一筆生意就接我的吧?”邱老板道,“有一筆銀錢要送到承德府的分號,數目不小。”
“我這兒好說,但是得跟方默商量。”
“明白。”
學生們下學之後,董飛卿到藏書閣找蔣徽,跟她一起回四照軒。
雖然他們直到今日才入住,但一直有專人打理著,窗明幾凈,已經燒了火炕、地龍,室內暖如春日,與家中一樣愜意。
歇下之後,睡在簇新又寬大的架子床上,董飛卿笑起來,“總算如了你的願。”
蔣徽也笑,“居然有點兒不習慣。”
“家裏那張床是該換掉,交代劉全了。”不肯換的時候,是覺得兩顆心之間有阻礙,就在形式上拉近距離。
“怎麼都行。”蔣徽微笑著闔了眼瞼。
“早點兒睡吧。”董飛卿輕柔地拍樵著她的背。
蔣徽嗯了一聲,但睡意遲遲沒有光顧,就繼續跟他扯閑篇兒,“在想什麼?”
“給女兒取名字。”
蔣徽實在撐不住,逸出清脆悅耳的笑聲。
“有什麼好笑的?”董飛卿捏了捏她的下巴,“還有比這更正經的事兒麼?”
蔣徽笑得更厲害,過了一陣子才道:“這也太心急了。都不是八字沒一撇,是根本還沒影兒呢。”
“早晚的事兒。”董飛卿樵了樵她平坦的小腹,“說不定,孩子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