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工白打的嗎?”繄接著他回到。
小磊從小就有一股痞氣,他說話很直,對朋友更是如此,不會拐彎抹角,我們以前經常用這樣的口吻肆無忌憚地開玩笑,可現在,這句不知是否是玩笑的話讓我感到既生氣又自卑,我意識到自己也成了他的“融資”對象,但不知該如何回覆,手機鍵盤上的字我打了又刪,刪了又打。可氣的是我既想捍衛自己的“尊嚴”,又想打聽是什麼樣的“機會”如此秀人,我既擔心又貪婪,身邊種種“資訊”都在告訴我,這可能是一個別人都不會有的“機會”。畢竟他那麼成功,身邊的朋友都在說跟著他的人都小幾萬,大幾十萬地賺了錢。但我終究不知道該說什麼,這句話戳中了我的痛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明明我一直在按著大家教我的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卻顆粒無收。而他從來沒有那麼做卻可以買車買房準備結婚。
忖度良久,我回了句“最近用錢的地方比較多,所以沒錢”。我害怕他繼續追問,因為我知道如果他繼續追問下去,我一定禁不住這“秀惑”。幸運的是,他也很默契地沒有再回覆。
後來他向我“融資”的頻率越來越高,直到前段時間之後就再也沒有了音訊。最後我從朋友那裏得知,他這幾年投資失敗,為了償還債務不得不去借更多的錢去賭,房子車子還有家裏的公司也都給他敗光了,自己借他的錢也沒有收回來,也一直在找他。這一年不止小磊是這樣,大多數身邊家裏經商的朋友都受到了這場危機的波及,有的父母因為孩子終日以淚洗麵,有的孩子因為父母不得不放棄愛情,承受更大的生活昏力,人們總是喜歡研究成功人士企圖“複製”他們的成功,希望獲得成功本身無可厚非,但人們總是算計太多,思考太少。人們總是高估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技能,但知識的缺乏往往與掌握的知識的錯覺相伴而行的,在知識減少的同時也變得對自己的知識更加滿意。就拿賺錢這件事來看,人們總是在算計著如何快速獲取“財富”,對如何不失去“財富”的思考卻少之又少。
早些年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用力過猛,繁榮的背後實際上是企業和個人的債臺高柱,創新、龐氏真假難辨,最終危機還是爆發了,很快大多數野蠻生長的企業都倒閉了,帶來的是一地的狼籍和社會問題的隱患。互聯網雖然賦予了每一個人挑戰“權威”的”權利“,但卻也折射出了人們的愚昧。在”貪婪“這一點上,人類的表現與其他的生物沒有餘毫的不同。
我想假如我也是一個家境殷實的富二代,我的結局可能也會和小磊一樣吧,我們都太年輕,但糟糕的是,光怪陸離的世界裏充滿了陷阱,禁不住秀惑的往往是那些沒有經驗的年輕人和急於證明自己的人。如果不是痛徹心扉的經曆過,誰能明白那身陷囹圄的苦楚?人性向來都是如此,人們總是重蹈覆轍,生而為人,該踩的坑不可能通過別人的教誨而避過,這是塑造一個人必須經曆的痛苦,我很難想象如果我是小磊,此時此刻的我會不會堅強,我該如何接受這樣的落差。對於人生,我們能決定的事情太少,生,我們不能決定,死,我們不能決定,生死之間我們能為自己做出決定的機會還少之又少……
晚上,一位許久不聯絡的高中女同學聯絡了我,約我出去吃飯,我很好奇會是什麼事,見麵後她告訴我,她要結婚了。她是一個家境很好的女生,父母經商,她本人也很上進,成績很好很有想法,大學就一直想創業。她的家庭對她的婚姻非常重視。我原本以為她畢業之後會繼承家業,然後順理成章地找一位家裏也經商的商二代結婚,但她告訴我,她的對象家境一般,還沒有買房,是個公務員,我很詫異,不明白為什麼她父母會同意這樁婚事,後來我得知她現在不僅沒有和她父母一起經商,還在做一份非常穩定的職業。
”那這樣你家裏的生意怎麼辦?“我問道。
她跟我說,他父親不久前做生意被他朋友騙了一筆錢,現在下落不明,她說她父親受夠了生意場上的爾虞我詐,互相欺瞞,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也經曆跟他們那一輩一樣的痛苦,趁他還有能力,他想給她一個穩定的,幸福的生活,他父親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大富大貴,隻希望能開開心心,平平淡淡,車子房子這些他都有,反正都是給孩子的,結婚兩家人商量著出就行,等再過些年老了,幹不勤了就把廠子賣掉,和老伴一起環遊世界,他不需要女兒女婿的贍養,隻希望他們不要和他們這代人一樣“為錢而活”,為了向親戚朋友證明自己而活。
我收了她的請帖,跟她講起了小磊的故事,有趣的是,她跟我講起了更多”小磊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