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請客的背後(2 / 3)

飛機降落時已是傍晚,子強很自然地想到作為一個男孩子應該請這位久違的女同學吃頓飯。他打開手機查了下週邊的餐廳,此時子強的“大男子主義”開始作祟,他選了一家評分很高但價格也相對較高的餐廳。“好久不見了,我覺得我們應該找個地方好好吃個飯敘敘舊,我請客。”子強對張萍說道,“好啊,那就你請客咯。”張萍並不是知道子強打算帶他去那麼貴的地方吃飯,半開玩笑地答應到。隨後他們乘坐出租車來到了就餐的地方,這個餐廳位於市中心的高級商場內,餐廳是標準的歐式風格,天花板上裝著華麗的水晶吊燈,每個角度都折射出如夢似幻斑斕彩光。華美的歐式桌椅、小巧精緻的吧檯,虛虛散發著貴族氣息,張萍有點不好意思,她沒有想到子強會帶自己來這麼貴的地方吃飯,“要不我們換個地方吧?隨便吃點就好,這家看起來太貴了。”張萍對子強說道。“沒事,出來玩難得,應該要好好地犒勞一下自己,這地方也不算很貴,我還承擔的起。”子強用頗具霸道的口吻說到,當代年輕人超前消費的瘋狂,喋喋不休的毛病和吹牛誇口的陋習,在這時都附在了子強的身上,子強強硬的態度讓張萍不好意思拒絕,隻好勉為其難地答應。

二人在一張擺設齊全的餐桌旁坐下,子強被這裏浮世的繁華和排場裹挾著,每個餐桌前坐著的人看起來都是財運亨通,錢程似錦的成功人士,有那麼多雙眼睛在看著,子強怎麼可能會讓女孩子出錢。所以他今晚,在這裏無論如何他都要扮演一個公子哥,一個出手闊綽的紳士。

美食總是能讓人放開心扉,子強和張萍一邊享受著美食,一邊繼續自己在飛機上沒有聊完的話題,“高中那會兒,老師經常拿你來鼓勵全班人,特別是高三快高考的時候,老師經常說要向你一樣努力,我爸那時候隻要開完家長會回來就會跟我說‘你好好學學人家子強’,你讀書要是有他一半努力,我就不用那麼操心了。”張萍一邊吃一邊笑著說起他們高中時的事情。子強出生在一座三線城市,從小他就是一個“自尊心”非常強的人,特別是讀書那會兒,他的成績一開始並不好,但是他讀書非常努力,刻苦,因此班級裏的老師都很喜歡子強,喜歡在全班人麵前誇他,拿他舉例子。最終子強靠著自己的努力也考上了一線城市的名牌大學。“還好還好,那個時候大家都很拚,隻是我一開始成績並不是很好,提升空間大,高三那年進步了蠻多,所以老師總拿我來‘激’你們。”子強不好意思地回答道,“你還是那麼謙虛,大家高中畢業後也都沒怎麼見了,你現在在做什麼呢?”張萍問道。

隻有在變革時期,經濟地位纔可能不由階層和繼承身份決定,這個時代的階層早已固化,底層的人們渴望從頭再來,而老牌經濟文化勢力則在死死維持著舊秩序。那些試圖通過努力躋身上流社會的人,往往總被顯示無情打昏,這是一個愛攀比的社會,從小我們便被教育要跟人比較,小時候人們比成績,成年後人們比家境、社會地位、財富、權力。貪婪的人們一邊要求自己的子女讀書好,一邊嘲笑著那些上學時成績比自己好但掙錢沒自己多的人,似乎成年後,“努力”如果沒有和“高收入”同時出現的話,就會成為一個極具嘲諷的標簽了,誰都不願意為自己貼上這樣的標簽,子強也是,因為在張萍印象中他是個努力,有抱負的人,所以他現在必須很成功,而且“多金”,最好還是那種有家族企業的富二代,那麼自己的家族企業是什麼呢?似乎剛入職的房地產公司就非常合適。愛慕虛榮和環境的熏陶讓子強在此時此刻成了一個天才的編劇和演員,“我家是做房地產的,畢業後家裏人給我在自己家的單位裏安排了一份工作。正好就在我讀書的地方”子強說完用眼神試探了一下張萍,他覺得張萍眼裏透出的東西是好奇和羨慕,於是子強湧起自信照著自己所羨慕的生活繼續向張萍說道:“每天開著家裏買的豪車上下班、家裏早早給自己購置了200平的躍層婚房,偶爾會參加騎馬、化妝舞會、高爾夫球俱樂部,每年固定2次出國旅遊。”他還提到了一些知名的富人,添油加醋地說了一些暗示钜額財產的話,刻意地表述到那些人們通過成倍的努力還不能得到的東西,自己毫不費力就已經擁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