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雜思,垂首淡然的開始煮水,這煮茶要訣吧,水常先求,火亦不後。蘇東波詩雲:“活水仍需活火烹”。活火就是碳有焰,其勢生猛之謂也。煮茶還要講究火候,水煮的嫩,老與適中,加茶的時間與方法,煮茶的方式與“湯花”的好壞多少,其關鍵都看會不會掌握湯候。《茶經》中也說:“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
桃夭在人間的時候,基本上每天都會煮茶,所以吳菁對此很嫻熟,一舉一動如行雲流水般銜接的無比自然,一邊動作一邊將茶經中關於煮茶的文字背一遍。
“第二:納茶打開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麵,納茶的功夫就完成了。所以要這樣做,因為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葉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揮。納茶,每一煮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在裏麵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煮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而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煮以後,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神明變幻,由此起矣。”這會更是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吳菁隨著手裏的動作,更加的從容飄逸起來。
“第三:候湯……第四:衝茶……第五:刮沫……第六:淋罐……第七:燙杯……第八:灑茶……”隨著玉容開口的話語,一杯澄澈透亮的茶水慢慢被倒到了茶杯裏麵。
“甄爺爺、老師,請用茶!”嘴角含笑,吳菁看著在場幾人驚訝的樣子微微有些得意,這怎麼說也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技藝,雖然因為一些客觀因素畫麵感沒有桃夭煮茶時給人一種嫻雅出塵飄飄欲仙的感覺,但在這些沒真正經曆過古典技藝熏陶的人麵前,還是足夠震撼人心的。
看著眼前這個動作行雲流水,仿佛如古之仕女一般的吳菁,甄老爺子和李銘逸難得從心裏生出一股古人煮茶之藝不愧如此的感覺。
拿過那個小小的杯子抿了一口,甄老爺子的眼裏帶上了十足的興味,這個茶水可不像是不經常接觸的人能煮的出來的啊!觀杯中之水色赤如紅翡,期間熱煙嫋嫋而上,縈繞之間,有輕香沁人,如佳人在前,令人欲邀而交之。
甄老爺子看吳菁隻笑看著他們喝茶,自己忙活了一場連一口茶還沒喝到,趕緊說道,“丫頭這手藝不錯,別光看著我們喝了,你自己的煮的茶,自己也品品。”
她自己品品?聽到甄老爺子的話,吳菁笑臉頓時一滯,話說老爺子讓她煮茶的時候不是挺不客氣的嗎?怎麼這會又客氣起來了呢?經曆過桃夭的一生,雖然桃夭對茶道尤喜愛,但是這也不能改變她吳菁本人一喝茶就惡心的生理反應啊,讓她品茶,那還不得當場吐出來,想到喝茶後幹嘔的畫麵,吳菁忍不住滿頭黑線,打定主意實話實說,她這人最煩找借口推脫,在座的哪個不是人精,與其說那些有的沒的,還不如誠懇交代,這樣更容易引人好感。
“甄爺爺,我從不喝茶,茶類的飲品喝了以後心裏不舒服,不知道是因為味蕾的問題還是腸胃的問題,所以啊,這壺茶還是你們喝吧。”淡淡的笑著道,吳菁很自然的把自身的情況道了出來,絲毫沒有饒人興致的覺悟。
“咦……”聽吳菁這麼一說,甄老爺子實在詫異,“丫頭居然不能喝茶,這樣的事還真少見,老頭子隻聽說過不喜歡喝茶的,還真沒遇上過不能喝茶的。不過真是沒想到啊,一個不能喝茶的,居然對茶道如此了解,這煮茶的功夫更是好。哈哈……,既然如此,那今天這壺茶倒是便宜老頭子我了。”
李銘逸此時也看著吳菁苦笑搖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語氣道,“看你剛剛那手功夫,我還以為你這毛病好了呢,沒想到還是老樣子,你說你一個不能喝茶的,跑去學什麼煮茶,這麼冷門的功夫,也讓你給練透了,我看你就是愛顯擺,硬是要跟人不一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