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證道者的經文,就是其對自己道的總結,特別是經文中那些極道字符,這都是對證道者道與法的高度凝練。
通過經文可以快速的了解一個人的道,雖然不可能盡數知道,但卻可以窺見足夠多的秘密。
不死天皇手中的經文,更是由太乙天尊親自書寫的手稿,那些字符裏麵還存留著太乙天尊的精氣神。
僅僅是觀看那些字符,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謝玉親自演法的程度!尋常修士看了隻會覺得醍醐灌頂,一瞬間道行就增長了許多。
不死天皇仔細體悟著上麵的道韻,是越看越驚歎,他更加慶幸自己沒有直接去神墟一探。
看了經文之後,他才知道如今的自己與祿存之間的差距有多大,若是貿然前去,必然又要嚐一嚐失敗的滋味!
當年帝尊天庭未曾崩潰時,他與祿存,還有川英,同屬於年輕一輩的頂點存在。
帝尊當時評價他們三人的時候,說他的資質最佳,千古難得一見,而祿存的悟性最高,才情絕世而獨立。
對於此種評價,不死天皇本來是有些不屑的,但現在他屏除了自己出身仙域,而眼光高於頂的驕傲,那一絲不削悄然無存,至少對於祿存的悟性與才情他不得不服。
特別是看到太乙體書的那一部分時,不死天皇連連咋舌,接連著看了好幾遍,細細的體悟,連他都受到了一定的啟發。
太乙體書為何如此驚豔,僅僅是不滅金身與蒼天霸血體質的奧義,當然不值得讓不死天皇驚歎!
但是當初謝玉體質蛻變的時候,不過是以這兩種體質的奧義,作為蛻變的引子罷了,真正的根本在於補全的陰陽!
混沌包含於萬道,混沌體也是一切體質的終點,陰陽大道自然也被包含其中。
但是陰陽轉換相生是最接近混沌的,所以依憑陰陽之道而生的太乙體書,可以說是詮釋了混沌體之下的絕大多數體質。
依照此書修成的太乙體,也絕對夠得上頂尖體質行列,還要超過不滅金身與蒼天霸血等一流體質。
當然,太乙體離真正的混沌體其實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不死天皇看來看去收獲不小,經文裏麵對體製的闡述由淺而深,他身為鳳凰,竟然也能夠在裏麵找到一些與自己相契合的地方。
不死天皇連連稱妙,最後竟然忍不住拿起筆要在經文上麵提字。
以不死天皇的眼光,自然能夠看出來太乙體書的高深,甚至可以說他自己也創造不出來,比太乙體書更高明的體質奧義了,很有可能以後也沒有人能夠創造出來太乙體書的經典!
這也是因為不死天皇不知後世,所以才有了如此斷言,太乙體畢竟比不上混沌體,但後世卻有一個驚才豔豔的女帝,創造出了修成後天混沌體的經文!
不管怎麼說,太乙體書在當前已經讓不死天皇覺得很驚豔了,最後思量思量在上麵留下一貶一讚兩句話。
留書曰:祿存之道,敝屣也!唯此體書可稱天下之宗!
雖然太乙天尊的經文讓他大受震撼,但並不影響他貶低祿存本人。
不死天皇此言卻並沒有誇大,謝玉的太乙體書不僅僅是太乙體的修行法,也係統闡述了謝玉自己對於體質的理解,包羅萬象、深奧非凡。
在後世太乙天功成為了很多證道者,證道之後必收集的經文,甚至一度被評價為所有極道經文的母經!
不死天皇現在還不知道,就因為他在原稿上麵留下的這一句評語,讓他被後世很多證道者所詬病,罵他者甚多!
這些都是後話了。
如今不死天皇震撼之後,更多的就是苦惱,他當然是不希望祿存這麼強的,祿存越強,他戰勝他的希望就越小。
而且如今哪怕祿存的經文擺在他麵前,他仔細地觀看之後,還是感到了很大的壓力,就算讓他開創針對性的秘術也並不簡單。
不過好在並不是沒有希望,從經文中看,祿存精於肉身與道法,卻疏於元神。
他或許可以從元神這個弱點上下手,對祿存造成威脅。
世間最好的元神秘術,當然是前字秘
和謝玉一樣,不死天皇原本也沒有掌握完整的九秘,但他利用收集信仰的這幾千年,將剩下沒有掌握的幾種九秘都掌握了,所以他還有九秘合一,這個大殺器!
當年帝尊九種至高秘術合一,堪比真仙一擊並不是在開玩笑,其威力絕非人間生靈能夠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