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帶著身後的幾人,又走回了大殿,他們幾個還有要事商量。
見師祖走了。
眾弟子也應聲行動,個個興高采烈的歡呼著離開。
林宇陽也在麻麻地急切的拉扯下,隻能無奈的跟著離開。
......
與此同時。
就在丁浩邈爆發氣機的瞬間。
整個茅山的大能紛紛有所感應。
符昇周樂賢兩人,在感到那熟悉的氣機後。
隻是睜開眼、笑了笑,隨後繼續合上雙眼,閉目打坐。
乾元觀。
某位氣質超凡脫俗的仙姑,猛地望向某處,喃喃自語道:“丁師兄出關了?”
紫陽觀。
一位虎背熊腰、蓄著美髯的壯漢嘿嘿一笑:“丁師弟這次也來湊熱鬧,不錯不錯。”
昊陽觀。
一個矮胖的道人眉頭微皺:“師兄為什麼要在此時出關,他的傷......不行,我要去問問。”
話音剛落。
道人身形一動,消失在大殿中。
真陽觀、還陽觀紛紛都要異動。
可見丁浩邈的出關,驚動了不少人。
唯有萬福宮內,依舊靜悄悄。
......
而正往回走的林宇陽,也趁機向一旁的麻麻地詢問:“大家為何對比試這麼興奮,為了資源?”
爭取資源肯定是原因之一,但還不至興奮到這種地步。
果然。
麻麻地聞言後,罕見的語氣低沉的答道:
“資源就是最根本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接下來的分配。”
隨後。
在對方的娓娓道來中,林宇陽才了解了一切的緣由。
原來這一切都和丁浩邈密切相關。
要知道。
相比其它道院,丁浩邈已經閉關二十載。
這二十載,對金丹大佬的壽元來說,可能不算什麼。
但對觀內弟子的發展來說,猶如失去了主心骨。
那可是影響到方方麵麵。
門下弟子的指點、資源的獲取與分配、香火的鼎盛等等,各個方麵對道觀發展都意義重大。
代觀主石堅的修為、戰力雖然在二代弟子鶴立雞群。
但和金丹大能相比,各個方麵都遜色一籌。
就連純陽觀的專屬百藝,也隻得其陣法精髓,另外的煉器隻能算精通。
指點門人的效果當然也是遜色幾籌。
更別說丁浩邈本身的實力,在幾大觀主的排名也屬於前三。
但這二十年裏,在茅山內部的門派大比中。
純陽觀由之前的保底第三、一降再降。
到最近這幾年,長期保持在第五位,僅強於隻收坤道的乾元觀。
但要知道乾元觀的人數,本就僅有其它道觀的一半。
但高端力量,可是一點都不遜色純陽觀。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純陽觀是妥妥的墊底。
本來有石堅這個二代弟子在,也可以參加大比。
但由於代觀主的特殊地位,他不能下場挽回局勢。
而少了石堅這個大師兄、林九幾人又遠走後,築基層次的中堅力量大減。
導致對上其他道觀頂尖力量的博弈,純陽觀壓根就沒還手之力。
而這二十年的發展,已經足以其它“五觀”,拉開與純陽觀的距離。
也就近十年。
石堅著重培育了幾個築基出來,靠著人數總算止住頹勢。
不然都要被乾元觀壓在下麵。
但觀內門下弟子赫然發現,
新突破的幾個築基高手,都是入門較久,且平時和石堅走得近的那些。
這引起不少人的不滿,特別是入門不久的新弟子。
有的因為不公憤然下山,有的心灰意冷不再出力。
有的得過且過混日子,也有的和石堅大獻殷勤,期望能夠得到支持。
總而言之,在石堅當上代觀主一位後。
由於各種原因。
觀內的弟子,在離心離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也就難免他們在聽到,師祖重新執掌純陽觀後,個個都滿懷希望。
但隻有那些入門較久的弟子,和長期在門內潛修的師叔們知道,石堅這個大師兄做得已經足夠好了。
本身修為就比其它觀主差了一籌,地位和話語權不高。
加之天地靈氣衰落的大環境下。
修為突破、和招收優秀弟子都是難上加難。
石堅能苦苦支撐到現在,已經是極為難得的。
就算他又些許偏袒之心,也完全處於對純陽觀的發展,並不全是私心。
可惜,人往往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
......
與此同時。
跟在丁浩邈背後的石堅,默默的想到:
“也許師父這時,重新執掌純陽對他才是最好的。等自己成功凝結金丹,什麼林鳳嬌、什麼林宇陽,通通不足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