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章 危局(1 / 2)

送走了李牧,本想著可以安穩的過幾天的扶蘇卻沒有過一天的平靜日子。就在李牧離開的那天晚上,原屬韓國的秦國領地受到趙燕兩國強烈的攻擊,具前線的來報,韓國位於東方的三座城池已經被燕趙聯軍攻下。而此時在黃河一線,魏趙齊的聯軍已經逼近黃河,蒙恬受命阻擋,卻也隻能顧及一麵,對於韓國的局勢,蒙恬此時也無能為力。

這份戰報送出了兩份,一份是給秦王的,一份是給此時的公子扶蘇的,自從扶蘇十五歲以後,秦王就要求前線的戰報也必須呈報公子。畢竟扶蘇已經十五歲,也是該曆練曆練的時候。當晚,秦國鹹陽宮裏百官雲集,多少年沒有召開的緊急朝會此時已經讓太多的人露出了不解的神色。畢竟,這麼急的召集百官,在秦國已經是好多年沒有遇到的事情了,而此時已經有人嗅到空氣裏緊張的氣氛。肯定是前線出了大事。要不秦王絕對不會這麼急的召集文武。

此時的扶蘇已經來到朝堂,他站在武官的最前列,身後站著的都是朝堂之上的大臣,大家都看著公子,所有人都等著公子發話。畢竟,秦王還沒有到來,此時知道事情的隻有公子,大家都知道,前線的戰報東宮也是有一份的。

“公子,這麼晚召集大臣,是所謂何事?”李斯已經走過來,詢問公子了。那邊的文武已經是人人麵有緊張之色,畢竟,這麼晚急招,肯定是出了大事。而且,一向不怎麼上朝的公子此時都在這裏,就更說明事情大了。

“丞相和各位大人,大家不要著急。我秦國的軍隊在東線出現了一點問題,一會父王到來,自然會為大家說清的。”公子說的時候,秦王已經上了大殿,秦王一上來,就免去了大臣們的禮節,而是直接站在王座前麵,指著身後那張戰國地圖。

“你們看,這裏,這裏,還有這裏,此時已經是別國的領土了。而且趙燕魏齊的軍隊已經逼近黃河,在趕造船隻,大有渡河的氣勢。蒙恬此時已經前往組織防守。但是蒙恬將軍也是分身無力,黃河戰線有蒙恬,但是這裏,此時卻沒有大將把守。這三座城是兩天以前丟的,此時誰也不知道燕趙的聯軍打到了哪裏。”秦王說完,麵對著眾多的朝臣,此時下麵已經吵開鍋了,畢竟秦國這些年,已經很少出現此時這樣緊張的局麵,前線的戰事也是時有吃緊,可是,卻也從未遇到這樣的事情。大家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而且前線的戰報太過震撼,此時,前線的戰事也無人可知。畢竟,戰報傳送需要時間。而且大家都覺得,前線此時的情況隻會更差,不會更好。

“父王,這一次東方四國是真真正正連接在一起了,他們此時做出的這個戰局,顯然是要強攻黃河,以牽製蒙恬將軍。而另一方麵,就是攻打我們秦國的東方領土。黃河一線,是我大秦的命脈,黃河一線一破,我大秦就沒有多少的天險可以防守,但是,這黃河一線,顯然不是這場戰爭的真正爭奪之地,他們也知道蒙恬將軍在此把守,想要強渡黃河,也是太難。但是,他們也看準我們大秦不敢從黃河一線撤軍,因為黃河對於我們大秦實在是太重要了。此時,他們集結重兵,在黃河一線隻是牽製蒙恬將軍而已。真正的戰場還是在東方原來的韓國土地上。此時,燕趙幾十萬大軍壓境,顯然對於那裏是勢在必得。”扶蘇說了一下,看著下麵群臣又議論紛紛,甚至有人已經開始向秦王建議調蒙恬去往中原地區防守,而讓此時鎮守北線的王賁領兵南下,也有人建議從楚南調遣軍隊,開赴東線。但是顯然,黃河一線此時換防是萬萬不行,而楚南萬裏迢迢,根本也來不及。

“好了,不要吵了,扶蘇,你繼續說。”秦王壓下眾議,將目光投向公子。

“我在接到這份戰報的時候,已經聽說北線的匈奴此時也是蠢蠢欲動,而來自趙國的消息,在一個月以前,趙王和燕王曾經會晤,而且兩人消失了幾天,大概他們去的地方,就是匈奴。此時的北線,絕對是不能調兵遣將的。而楚南,項家的人已經出來了,聽說這個人叫項羽,是項家家主的兒子。項家此子據傳天生神力,此時已經是力冠三軍,被楚王奉為楚國第一勇士。此子出現的時候,項家三千家軍也追隨著為楚國效力。我還有一個秘密軍報要告訴大家。在我們的西方,原本我們秦國先祖生活過的西北高原上,犬戎二十四部此時已經完成統一。犬戎之患,恐怕又要上演。隻是此時已經不是周朝,而是戰國,而犬戎要進攻東方,我秦國自然是首當其衝,秦國西線一向少有戰事,但是此時恐怕也需要大將帶兵鎮守。最後,還有一個消息,楚王和南麵的百越首領最近交往頻繁,恐怕,百越加入戰局,威脅到我淚羅防線,也是遲早的事情。大秦邊疆,此時四麵受圍,隻有巴蜀之地,此時還未受到兵鋒之災。”扶蘇說道這裏,下麵的大臣又一次吵開了,這已經不是東方三城失守的問題了,而是大秦生死存亡的問題。具公子的說法,此時大秦真的是四麵受敵,而且敵人一個比一個強悍,犬戎,匈奴,燕趙魏齊,楚國。此時的秦國,麵對的可不是曆史上任何一位秦國君主麵對的危局,而接近一個死局。秦王不得不又一次讓群臣安靜下來,看著兒子,讓兒子上來。扶蘇走上大殿上方,秦王看著兒子,那一刻,秦王將腰間的佩劍又一次給了兒子,這已經是第二把秦王給予扶蘇的佩劍了,以前那把是扶蘇還很小的時候,秦王贈與扶蘇玩的。此時的這把讓扶蘇拿著,顯然已經不是當年的意義,此時的扶蘇已經十五歲,帝王家的孩子,早當家,更何況此時的秦國危機四伏,國難當頭,而站在洶湧澎湃的浪潮前麵的,隻能是帝王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