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項燕的身影刻印在林中,那片背影有說不出的味道,分明已經離開,可是又似乎還在那裏,似乎,在那裏,有誰刻意的留下了什麼,隻是下一刻,風又將所有的東西消散。
一個蒼老的身影走出林子,看著手中兀自顫動不已的半截劍鋒,歎息一聲。他將劍鋒收入袖中,下一刻,卻已經看不到任何的人了,仿佛剛才所有僅是幻影。
轉眼兩年的時間已經過去,王翦早已經告老而去,秦王賜予了他大片的土地。蒙武在戰場上戰死,蒙氏一族的赫赫武勳終於傳到了蒙恬的身上。隻是秦的大將離去的離去,戰死的戰死,在這兩年之中,秦似乎停止了他戰爭的步伐,或者,它需要一段時間的修養。
而在僅有的幾人眼中,早已經看到,這個戰國的平衡早已經改變,自從扶蘇的出生,項燕的尋死未成,或者還有其它的什麼事情。已經注定,原本的平衡已經被打破,而新的秩序卻還需要建立。此時的戰國就像是一個微妙的天平,而扶蘇和項燕都是微不足道的砝碼,可是,那一顆砝碼卻足以讓天平發生必然的傾斜。
此時的鹹陽宮中,依然飄散著一種沉悶的氣氛,自從蒙武戰死以後,秦王為兒子許諾的以蒙武為師的言語自然沒有辦法實現。而這位小公子似乎也不是太專心於劍術。他在幼時對寶劍的那份摯愛不知為何隨著成長變得稀薄,雖然秦王已經將自己的佩劍給了兒子,雖然在興致而來的時候,秦王也教過扶蘇劍術,可是看著兒子那有著淡淡失望的目光,秦王知道,扶蘇變了。
可是他卻忽略了,自己的兒子此時僅有三歲,三歲的孩子會懂得什麼,為何他的目光之中卻有那份淡淡的失望。
即使這樣,秦王依然愛這個兒子,他還是像幼時一般,表現出遠遠超乎他年歲的聰明和才能。他兩歲的時候就開始讀書,曾經拜在李斯的門下,卻不知為何,將自己的師傅氣的半死,最後李斯在朝堂之上有些憤然的辭去了這份公子師傅的職務,轉而專心做他的丞相。之後,秦王還是為扶蘇再找了幾位師傅,可是,無一例外,要不是被公子趕走就是被公子氣走。但是扶蘇依然還是看書,而且有時候秦王會看到,即使在深沉的夜中,扶蘇依然在油燈的燈光裏翻著沉重的竹簡。而這種時候,薑後會一直陪著他,看著兒子瘦小的身影被燈光拉長,她的臉上都是疼愛。隻是,她從不會去主動的幫兒子,甚至搬書簡的事情她也會讓兒子自己做。
可是,這幾天,扶蘇已經不去看書了,他這幾日去過兩次城牆之上,一次內廷侍衛練武的校場。每一次公子的目光從鹹陽城的上方掠過或者從內廷侍衛的身影上掠過,都會有淡淡的失落爬上心頭。
不過,大秦一年一度的國祭馬上就要到了,秦王和宮裏各色各樣的人都要開始忙碌了,沒有人看到那個幼小孩子的目光,隻有薑後會跟在扶蘇的身後,會用自己的手將兒子攬在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