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蓮哥兒投身梨園(2 / 2)

蓮哥兒有些不好意思,搔了搔頭笑到:“原先也沒多想,這也是我們的江湖規矩。走到一個地方,遇見搭班唱戲的,就進去報個門戶,串兩出戲混口飯吃。我原想著今兒來拜見盟爹盟娘和我這兄弟,自己手上又沒有幾個零錢,置辦不下什麼像樣的禮物,才想著闖一闖戲班子,沒想到就遇見了杜老板,竟也是想不到的緣分。”

嬈娘下廚給孩子準備吃食,打發了官哥兒陪蓮哥兒再去吃一點兒點心,一麵和她哥哥兩個坐著說話兒,那杜琴官因悄悄的打聽這蓮哥兒來曆如何,孩子是不是本分規矩。

杜嬈娘把自個兒知道的一樁樁一件件,細細的告訴他,杜琴官聽說這孩子也跟自個兒一樣自小兒沒了爹娘的,心中又起了憐惜之意,就把自己的打算與妹子說了,嬈娘笑道:

“這真是極好的事兒,原先我們三哥一家子也都說這蓮哥兒是個老實本分的孩子,隻是將來又不能靠著做勤行養老的,也不知道日後怎麼個歸宿,沒想到他的結果竟在這裏。”

兄妹兩個商議妥當,琴官也不出麵,就叫嬈娘把蓮哥兒喚到跟前來,拉著他的手細問願不願意拜師,蓮哥兒自然是十分樂意的,親上作親更近了一層,隻是又放心不下張三郎兩口子的二葷鋪子。

杜琴官笑道:“這有什麼難的呢?萬事都不用你操心,以後每月裏我往三哥的鋪子裏頭投幾個錢的本錢,就算是你在那裏的吃喝用度。你先與我做了寄名兒的徒弟,如今我見你基本功夫都在,也不用像別的孩子那樣,買了來還要我指點著彎腰窩腿的重新練習。

你就按照我說的法子,好好的養著嗓子,往日裏不要胡吃海塞,左右你也有親戚在這裏,一月半月的來走一趟親戚,與官哥兒玩耍一回,再到我那裏唱兩出我給你指點幾句,你又不是那樣蠢笨如豬的孩子,用不著我手把手的教你,這樣調理幾年,等那邊三哥的生意漸漸地擴大了局麵,多招幾個夥計,你也大了,不用跑堂時候,依舊回來與我們搭班唱戲豈不是好的嗎?”

那蓮哥兒聽了這話十分動心,二話不說趴在地下就給師父磕了頭,又要寫生死文書,杜琴官笑道:“我與你師徒父子一般,就不講究這個,你就真心拜我,不如就與我做個兒徒吧。”

原來當日梨園之中有個規矩,若是做學徒的,師父教徒弟三年,等徒弟出了師之後也要給師父白幹三年的活,搭班唱戲一份銀子不能收。三年之後,算是學滿出師,自己搭班唱戲也行,依舊留在師父的班子裏也好,到時候老了做不動時,自己也花錢采買幾個清秀的孩子搭班唱戲,這樣的就喚做學徒。

還有一種喚作兒徒的,就是師父的養子一般,班子養他的小,等這樣徒弟出了師,還要給師父養老,三節兩壽前來拜見,就如同父子一般的禮數。到時候師父老了,帶不動戲班子時,連裏頭的這些戲子和頭麵衣裳等物,全都傳給了徒弟,就好比老子的家產到後來傳給兒子是一樣的,這樣的人都稱作兒徒。

如今蓮哥兒聽見杜琴官要收自己做了兒徒,滿心歡喜,一口答應下來。琴官笑道:“既然拜了這樣的門戶,就不得不帶你回家去看看了。”

迎麵上來拉著蓮哥兒的手,兩個與杜嬈娘母子告辭就往出走,門口的小廝見他兩個出來,趕忙到街上去雇車,蓮哥兒笑道:“方才聽盟娘說起。師父的家裏此處不遠,怎麼還要坐車呢?”

琴官教給他道:“我們這一行雖是在下九流的,做人倒是嬌貴,你知道疼惜自個,別人才能疼你,這沒有幾步路,架子卻不能倒了,別說如今還隔著兩三條街,就是隻在對門兒,也得上了車再下來,就好似皇宮裏的娘娘一般,走幾步路要到萬歲爺那裏去,不是還要用個四人抬嗎?”

蓮哥兒聽了倒是大開眼界,趕忙點點頭受教了,兩個就回到唐少爺的寓所裏,杜親官滿心歡喜對唐少爺說了這事兒,那唐少爺見蓮哥兒生的聰明伶俐,雖然年小,卻一團正氣,也是個往正路上走的孩子,點頭笑道:“這也算是你我的福報,如今還能收上這麼一個孩子來,日後你膝下倒也不算孤單。”說的琴官臉上一紅,對他使個眼色搖了搖頭。

那蓮哥兒本是個聰明孩子,在江湖上搭班唱戲,什麼事情沒見過?見這兩人這般光景,心裏也就猜出了幾分。心中暗想原來師父與這位少爺有情有義,想來是不打算留後的了,才收了自己的膝下,來日定要闖出個名堂來,好生報答此番知遇之恩。___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