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郎待要討了假,領著喬姐兒往元禮去尋陳氏姨娘,碧霞奴趕忙攔下,深知陳氏當日給何大郎擺布了,心中指不定怎麼恨他,如今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不見他倒好,見了他這事隻怕再沒有回轉餘地,二姑娘聽見,便要與姐姐做伴兒同去,喬姐兒見她肚子□□,不知何時就要臨盆,如何肯依,便隻要隻身前去。
二姐兒夫妻兩口子死活不依,隻怕喬姐兒這樣花容月貌的女子,單身出門已是不妥當,又何況是到那樣燈紅酒綠的繁華之地,萬一給那些執鞭的公子、攜妓的王孫看上了,豈不是有去無回的勾當。一家子正沒開交處,忽然聽見前頭門上小廝來回,說外頭一個婆子求見,自稱是大奶奶的幹娘。
二姑娘聞言拍手道:“莫不是仙姑到了?正經的,怎的忘了她,若是有幹娘在,就再也沒有不放心的地方了!”一麵說著,趕緊叫門房往裏讓,自己挺著肚子迎到二道門裏。
早見三仙姑滿麵喜色的進來,見了二姐兒笑道:“喲,我才家去沒幾日,竟這樣顯懷了,肚皮這樣尖,準是個大胖小子!”
二姐兒也顧不上接她的吉祥話兒,一把扯住了,念一聲阿彌陀佛,又一聲無量壽佛,唬得仙姑一愣一愣,連聲兒問是怎麼了,二姑娘方緩緩的告訴明白。
仙姑聽了搖頭兒歎道:“哪有這樣的事情,我在喬家集左近住了恁些年,你姐姐退親的事情眾人皆知,怎麼好說沒退呢,這縣尉唐家也是太仗勢!莫要心急,記得當日官媒也是我一個老姐們兒,這事我去說,她少不得也要買買我的老臉皮子。”
一麵讓到裏頭見了喬姐兒,說些寬心的話兒,依舊在何府上住下,第二日先去看了喬家頭一回煩出來的官媒婆子,如今眼遲手慢,早已不做生意,靠著兒子媳婦兒在家帶著孫男娣女們養老,見了仙姑,彼此說些久別的話,漸漸的說到前頭唐家退親的事情上來。
那婆子如今糊裏糊塗的,記不大清爽了,好在倒有個習慣,當日保媒拉纖兒,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在賬本子上頭寫清楚了的,今兒仙姑要看,說不得一家子翻箱倒櫃的找起來,到底尋了出來。
上頭記得清清爽爽,唐家退了喬姐兒,喬家陳氏姨娘得了二百兩雪花兒銀,不曾索要婚書,隻要喬姑娘當日相贈的金釵一支,唐家給了銀子平事兒不說,也不曾要回小定金八件兒。
三仙姑打聽明白,又要拉了婆子往衙門口兒對證,那婆子卻是怯官不肯去的,末了還是她家兒子有些見識,因說道:“仙姑奶奶就是拉了我們老太太去,隻怕也不頂事,常言道人證物證俱在方能為信,如今那唐家有著婚書,你們拉了原媒,還是沒個開交,到底要尋著喬府上陳氏姨太太,要了姐兒的金釵回來,咱們這頭兒人證物證齊全,案子自有分曉。不如仙姑那頭兒先預備下物證,我們老太太自是跟了你去打這一場糊塗官司,可是好麼!”
仙姑聽見媒婆那兒子說的也是有理,況且這婆子老天拔地的,弄到堂上唬死過去,又少一個對證,隻得告辭出來,回家對喬家姐妹說了。幾個湊在一起一商量,也隻好先往元禮去一趟,尋了那陳氏姨娘,伏低做小陪個不是,哪怕要賠上整個兒秀才第,也得把原來物證拿回來,方能救下三郎。
當夜預備行李鋪蓋,第二日絕早起來,喬姐兒和仙姑吃了飯,何大郎街麵兒上雇下一輛大車,載著喬姐兒和三仙姑,一路往元禮城中去。
沿路之上無非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倒也無書可表,隔一日就到了元禮城中,娘兒兩個隔著車簾子往外張望,果然與高顯城中又是一樣氣象,五行八作做賣座買的熱鬧非常,街麵兒上大姑娘小媳婦兒逛街的也多,都是落落大方的,倒不像小地方的女子恁般扭手扭腳。
喬姐兒見了這麼個熱鬧的所在,心裏一動,想著若是這場官司打正了,放了丈夫出來,自家在高顯得罪了縣尉,日後隻怕這地方兒也是難站,若是竟搬到此處繁華之地,夫妻兩個夙興夜寐做些小生計,倒也可以安穩度日,一兩年站穩了腳跟,或能置下一處產業,倒勝似在小鎮上謀生,又要受許多婆家的遲累……
癡癡的想了一回,那趕車的卻是長走這一趟路途的,帶了娘兒兩個往一個公道實惠的客棧上來,一麵招呼店夥前來卸車。娘兒兩個下來,車錢已經會過的,多謝那車把式幾句,打發回了高顯。
店夥引著進去,後頭是兩進的小院兒,倒也幹淨整齊,後院兒都是女客,彼此方便些,碧霞奴見了心中稱意,多謝那店夥計看顧。那小夥計不過十六七歲模樣,尚未成親,如今見了喬姐兒這樣俊俏的娘子,一句話也要掰成兩句說,就樂意往跟前兒湊合,見她們外地來投親的,搭訕著說些元禮地麵兒的風土人情。
三仙姑見話投機,意欲趁勢向他打聽陳氏下落,因笑道:“你這小哥兒倒好個相貌,如今多大年紀,家中可有大娘子?”小夥計臉上一紅道:“我們做勤行的,掙一碗辛苦茶飯,哪兒有那個閑錢討渾家……”
仙姑笑道:“不妨不妨,老身就會保媒,若是你幫襯我們娘們兒尋見了親戚,我保管給你說一房好的!”那夥計聽了大喜,一揖到地,唱個大喏道:“若是做成小人,定要報答奶奶大恩。”
一麵與他說了陳氏年紀相貌,出身履曆等事,莫要小看了勤行夥計,每日裏三教九流的客人都要答對,消息上最是靈通的,就連衙門口兒裏的官人兒破案,也要靠著他們這班人做線人。
小夥計安頓了喬姐兒娘兒兩個下榻,一麵出去打聽,一半日就回來,笑嘻嘻的說道:“奶奶許我一門親,可莫要忘了,如今你家裏這一位尊親已經尋了下處的,就落腳在勾欄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