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3)

已經十二歲的孩子,又在瀛海生活了快一年,兩個孩子自然也知道他們的家庭和別的家庭有什麼不同、三個爸爸之間的關係有什麼不同,雖然對於這種不同孩子的理解還十分模糊,但他們知道正常的家庭會有一個媽媽和一個爸爸,而不是一個“媽媽”和“兩個”爸爸,不過那又怎麼樣呢?

兩位老爺爺都不說話了,陽陽和樂樂臉上的笑隱去,樂樂很認真地問:“展爸爸和喬爸爸說我們家和別人眼裏的‘正常’家庭不一樣。坤爺爺、行爺爺,你們也會覺得我們家不正常嗎?”

陽陽小臉嚴肅地說:“我和樂樂不要什麼‘媽媽’,我們隻要爸爸、展爸爸和喬爸爸。”

喬老爺子壓下喉部的酸澀,啞聲說:“沒,沒有,行爺爺一點也不會覺得你們有什麼不正常。你們自己不介意,你們的爸爸不介意這就夠了啊。”

展老爺子則語帶懊悔地說:“隻要當事人覺得這樣很幸福,別人又何必插手那麼多呢。到頭來,你自以為好心的插手換來的很可能是終身的痛苦與遺憾。感情的事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外人終究是外人。看到你們,我和行爺爺就知道你們過得很幸福,你們的家庭很和睦,這就是正常的家庭應該有的氛圍。至於你們有幾個爸爸,坤爺爺和行爺爺不在乎,而且多幾個爸爸你們也能多幾份父親的疼愛啊。”

陽陽和樂樂笑了,發自內心地笑了。他們不希望兩位老爺爺覺得他們的家庭不正常,特別的不希望。他們希望兩位老爺爺不僅願意和他們做朋友,也能接受他們家庭的特殊性。其實他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家庭有什麼不正常,就像坤爺爺說的,他們比別的孩子多了一份父親的疼愛,比別的孩子多了一份幸福。

話題轉到了家庭,樂樂忍不住好奇地問:“坤爺爺、行爺爺,你們的孩子呢?”這麼久了,他們從來沒有聽兩位老爺爺提到自己的孩子,難道兩位老爺爺沒有孩子嗎?想到這個可能,樂樂很替兩位老爺爺難過。

展老爺子和喬老爺子的臉部頓時僵硬,樂樂覺得自己似乎問了一個不該問的問題,他馬上說:“坤爺爺、行爺爺,吃餃子,一會兒涼了再吃會肚子痛的。”

展坤拿起筷子,卻怎麼也夾不下去,喬作行要忍不住了,他帶著深意地說:“我兒子以前找了一個女朋友,我對那個女的有成見,不許他們來往,後來他們因為我的壓力分了手。之後我兒子就一直沒找,再後來他們又遇到了,發現還是離不開彼此,就複合了。但因為這件事,我兒子很不原諒我,所以他很少回家。我也知道當年自己做錯了,可是也不知道該怎麼得到兒媳婦的原諒。現在他們也有了孩子,我這個做爺爺的一天也沒抱過孩子。一步錯,步步錯,雖然兒媳婦已經不介意了,但我還是沒臉去見他們,去見孫子。”

陽陽和樂樂愣住了,驚訝於行爺爺的家裏竟然會有這樣的事,更驚訝於這件事和他們家的事很像。兩個孩子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勸慰行爺爺。慢慢地吃了一個餃子,陽陽問:“行爺爺,那您跟您的兒媳婦道歉了嗎?”

喬老爺子趕緊點頭:“道歉了,兒媳婦也說原諒我了,隻是……隻是孫子不原諒我。”喬老爺子愧疚地說:“我一天都沒有抱過孫子,以前還對他媽媽不好,孫子不原諒我也情有可原。我自己,也沒臉求孫子原諒。”

為什麼這個情況和他們有點像?同樣是不原諒欺負過爸爸的親爺爺,陽陽和樂樂沒有立場來說這件事。兩個孩子沉默了,低頭喝湯,展老爺子和喬老爺子的心窩陣陣抽痛,兩個孩子的沉默讓他們這段時間升起的希望瞬間又化成了泡影。

過了很久,樂樂抬起頭來,臉上是為難,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為難。“行爺爺,其實,我家也是這樣的。”

兩位老爺子的臉色頓時一變,喬老爺子屏住呼吸:“怎麼,怎麼說?”

樂樂皺皺眉頭,說:“展爸爸和喬爸爸的爸爸以前對我爸爸做過很不好的事,也是因為他們,我爸爸的身體現在才會特別的不好。我和哥哥不想認他們,他們欺負爸爸,而且我和哥哥有爺爺奶奶,不需要再認爺爺奶奶。”

兩位老爺子的心瞬間跌入穀底,展老爺子手裏的筷子都差點掉在桌上。兩個孩子盯著盤子裏的餃子,一臉的苦惱,沒有發現對麵坐著的兩位老爺爺神色上的變化。陽陽吐了口氣,悠悠地說:“我和樂樂一早就發誓絕對不認他們,可是今年過年,我們又覺得,自己似乎做錯了。”

兩個差點要難受死的老爺子似乎一下子見到了浮木,他們兩個異口同聲地問:“為什麼覺得,自己做錯了?”兩人的聲音裏帶著抑製不住的顫抖。

陽陽很悶地說:“展爸爸和喬爸爸為了不讓我們為難,從來不提讓我們認爺爺的事。可是過年,展爸爸和喬爸爸卻不得不兩邊跑,要先去陪爺爺吃年夜飯,再回來陪我們吃年夜飯。爸爸說看在展爸爸和喬爸爸那麼疼我們的份上,我們也應該去認爺爺。我們不想以後過年的時候展爸爸和喬爸爸來回跑,我們想和展爸爸喬爸爸一起吃年夜飯。”

樂樂緩緩點點頭:“我們不想讓展爸爸和喬爸爸那麼辛苦。可是一想到爺爺欺負過爸爸,我們就不想認。而且爺爺從來沒有說要見我們,肯定也不喜歡我們。”

“怎麼會不喜歡!”一聲過於激動的低吼引來了眾人的注意,喬作行急忙壓下翻騰的情緒對抬起頭來的兩個孩子說:“肯定喜歡,肯定的!你們這麼聰明懂事又可愛,誰會不喜歡。你們也說了,你們的爺爺欺負過你們的爸爸,他們是沒臉來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