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是最擅長刨根挖底的,轉眼間,張清的人生履歷連同大小汙點都被抖出來曝光得幹幹淨淨,甚至連她當初虐貓的事情都有媒體钜細無遺地報導了。

從竊取抄襲論文到學術作假,從學界新星到人格病態,張清當初在界內名氣巔峰的時候,也不曾受到過比現在更高的關注。

從此無論她走到哪裏,都要一輩子背負造假的惡名。沒有一家研究所會再聘用她,她大抵也一輩子不能再從事科研這個行業。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不過如此。

也由著張清的開端,國內掀起了新一輪的學術打假風潮,力度之強前所未見,短時間內倒是見了些效果,大環境肅清了許多。

肖慶和程意意投出的論文終於度過了漫長的審稿期,在這時候正式被世界權威科學雜誌刊登。

學術界的新聞本來小衆,可程意意的人氣在網路上居高不下,國外的雜誌一出,幾乎立刻被國內的報紙接連轉載了,一時間,連普通的吃瓜群衆們都懂得了S是多麼厲害的刊物。全球的科學家們,無一不夢寐以求能在其中一本雜誌上發表論文,畢竟那代表的,是世界科學研究成果的最高水準。

程意意的畢業答辯也藉著這股東風,一鼓作氣順利通過。

這一次,研究所特意放寬名額,肖慶和程意意、連同那位博導,三人的名字一同出現在百人計劃的舉薦名單上。

G市的研究所算得上國內生物研究領域人才最密集的地方,其實上了研究所的推薦名單,就算是半隻腳踏進了百人計劃裏。

研究所推薦公佈名單的那天起,程意意便開始著手在研究所最後的收尾工作。

金秋十月,百人的名單經過漫長的幾輪專家評審,終於出爐。

肖慶和程意意的名字赫然在列。

入選者需要在名單公布之日起六個月內到崗工作,待了兩年的G市,程意意也終於將要回到帝都去。

其實她手上的工作已經全部交接完成,平日裏能多做的,不過是偶爾幫老師的團隊打打雜。

老師的年紀越來越大,已經無暇分出精力去做其他瑣事,隻全心全意將有限的時間放在做研究上。

她和肖慶將是老師的最後一批學生。

而現在,她和肖慶同時畢業了。

用了兩年的辦公桌已經被收拾好,擰幹毛巾擦了幾遍,幹淨得像她來時一般。程意意最後給窗臺上的小盆栽澆過水,同一間辦公室的姚瀾和鄭寬道了別。

顧西澤的車已經在研究所的大樓下等她。

最後剩下的,便隻有導師了。

平日裏被老師吹鬍子瞪眼睛駡得狗血淋頭,這會兒卻怎麽都隻記得導師的好,程意意覺得眼睛和鼻子都酸極了。

回國的兩年裏,她無數次慶幸自己遇到了這樣好的導師,一手扶持,讓她成長到今天。

尤其是在經歷了張清的事情之後,程意意的感恩之情更甚。

沒有人比她更清楚教授究竟教會了她們多少東西,她抬手欲要敲門,嗓子裏的聲音卻莫名有些發不出來。

再回頭看肖慶,他也比她好不到哪裏去。

肖慶待在馮教授身邊的時間更長,對老師的感情隻會比她更深,此刻分別在即,一個大男人,眼睛都紅了。

此刻去了帝都,不知道一年還有幾次和老師見麵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