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晨曦微露,懶懶落在殿外,巍峨的宮殿如往常般迎來了三日一次的早朝。

大靖立國數十載,嘉寧帝積威甚重,但向來廣納臣子諫言,朝堂時常爭論不休,各執己見,隻是今日情況有些特殊,眾臣低眉順眼瞅著殿中央滿身塵土的副將,閉緊了嘴皆成了泥做的菩薩。

“趙愛卿,你將剛才所奏再說一遍。”

皇座上的帝王麵目威嚴,手落在禦座龍首上,向來嚴謹的神情有些詫異之色。

身著盔甲奔波千裏的副將趙謹石半跪於朝堂上,巴巴朝殿上一瞧,水裏來火裏去歷經戰火數百次的威武漢子一下子啞了聲,遲疑而又細聲細氣地回稟。

“回陛下……”

“趙卿,好好答話!”嘉寧帝沉下聲輕喝,龍目微瞪。

“陛下,安樂寨遣來降信,願受朝廷招安,歸順我大靖,其寨主任安樂聽聞我大靖太子容冠中原,道安樂寨上下無須大靖安撫,隻需東宮一妃之位便可換她三萬水軍誓死效忠。”

被嘉寧帝一喝,趙謹石一凜,渾厚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

這話一出,眾臣齊刷刷朝左首看去,麵色異常,顧自強忍笑意。

趙副將是個老實的,“大靖太子容冠中原”想必是那任安樂說的,此話,心裏明白就是,豈能在朝堂上隨口而出。

偏生左首的青年垂著眼,絳紅朝服著於身,沉默的身姿阻了眾臣意味不明的窺探。

安靜的崇安殿內,隻禦座之上的帝王輕叩龍椅,微變的神情在副將朗聲回稟時極快恢復了常態。

“哦?三萬水軍誓死效忠?那任安樂此話可真?”

嘉寧帝話語中不無好奇之意,讓一眾大臣顧不得其他,凝神考量起皇帝的這句話來。

“回陛下,送來的降書中是這麽寫的,洛將軍讓微臣快馬回京麵呈陛下,說是機會難得,望陛下和……殿下三思。”

趙謹石軍旅數年,大老粗一個,這番話說得不倫不類,活像背書一般,想來也是洛老將軍交代了才是。

若不是那安樂寨寨主提出的荒唐條件,這等回京邀功的好差事也輪不到他頭上,一眾大臣搖搖頭,心中明了。

大靖兵強馬壯,疆域遼闊,北秦和東騫兩國位處荒涼之地。唯有南海外境盜匪肆虐,侵擾沿海百姓,奈何大靖水軍薄弱,數十年來一直未尋得解決之法。

安樂寨對大靖而言,是個獨特的存在。三十年前,中原大亂,各諸侯世家混戰,韓家安定了北方。安樂寨本是東南沿海一處小邊角地兒,當時未入得太祖的眼,便被保存了下來,卻未想經過幾十年壯大,當年佔山為王的幾百小土匪到如今已有了三萬水軍的威勢,並在十幾年前自稱安樂寨。

朝廷數次圍剿,皆因不敵其水軍铩羽而歸,如此一來便成了朝廷的心病,好在安樂寨雖不歸屬朝廷,卻也未騷擾百姓,隻佔山為王,做土皇帝。

但嘉寧帝可不是個吃素的帝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安樂寨近年來被圍剿次數不少,朝廷皆無功而返,這次其若能歸降,朝廷既可一展皇威,又能利用其三萬水軍牽製南海水賊,可謂一舉兩得之事!

眾臣這麽一琢磨,頓覺安樂寨歸降之事十有八九是定了,齊刷刷朝青鬆一般挺拔的太子爺望去,掬了一把同情淚。

安樂寨十幾年前本不是這麽個名,就喚土匪窩。當年老寨主得了一女後甚喜,將寨名改成安樂,幾年前老寨主亡故,其女接了寨主之位,如今十八有餘,聽聞粗魯無比,大力蠻橫,是個不折不扣的女強盜。

三萬水軍換一妃位,瞅瞅自個兒家青蔥水嫩的太子爺,眾人還真琢磨不出這事到底是朝廷佔了便宜,還是那個聲名遠揚的女土匪得了乖。

“趙卿,此事甚重。安樂寨既有歸降之意,朕看其孤女頗有忠骨,倒是件好事,隻是此事還需太子首肯。皇兒,你覺得如何?”

嘉寧帝垂眼,望向下首,麵容帶笑,眼底卻有幾分深沉。

眾臣心底一咯噔,陛下啊,您想要人家驍勇善戰的三萬水軍就直說唄,偏生還冠冕堂皇地想讓太子爺首肯,若不想被天下人斥責無君無父,太子東宮的一場喜事怕是免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