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世(1 / 3)

六月裏,康王府水芙蓉盛開,富貴逼人。

一群妾夫人在水榭賞芙蓉,丫鬟遞茶,嬤嬤捶腿,有說有笑,有人眼尖,一眼瞧見迎麵走來的阿福,道了聲“那狐媚子來了”,談笑聲立馬止了。

阿福經過水榭,並未湊近,頃刻消失在眾人視線裏,一群女人卻炸開了鍋。

有人道:“這狐媚子定是去纏王爺。”

有人啐了一口,“這狐媚子,原先進府時一副沉悶性子,咱們都當她不爭不搶,誰想一聲不吭勾了王爺的魂兒,如今哪還要看旁人,眼裏就這一個騷婦。”

提到此事,眾人恨得牙癢癢,有人先沉了臉,便是蓉夫人了。

阿福冒出頭前,府中沒有正妃,蓉夫人最得寵,康王夜夜離不了她。

要說阿福是怎麽掐尖惹了康王的眼,也還得從蓉夫人說起。

原來去歲時分,有個叫玉羅的妾夫人得罪了她,蓉夫人素來睚眥必報,便將她故意跪在門前,罰跪了一夜,翌日人冒了寒氣,快不行了,丫鬟都被蓉夫人的人攔著,不許去尋大夫,玉羅就這麽撐著,還留一口氣,隻還有件心事未了,捏住好姊妹阿福的手,喃喃著想吃魚。

玉羅打小在漁村長大,每年生辰,阿娘都會殺一條魚給她慶生,自打進了王府,不能替爹娘送終,臨死前隻想再嚐一口魚的滋味,死而無憾了。

阿福為了圓玉羅的心願,趁夜偷偷摸入寒池,正逢臘月落雪,池麵上結了一層寒冰,她從袖中掏出一把小斧子,輕輕鑿著,忽然一條碧眼白膚的貓兒跳入她懷裏。

阿福嚇了一跳,吃驚跌坐在冰層之上,懷裏還抱著隻軟綿綿的貓兒,就見康王一身白鶴雪氅走了過來。

康王獨自前來,衣袂緩緩拂開,打著一盞低垂的絳紗燈,在她臉上一照,燈火照耀之下,阿福眼前一晃,瞧見他一雙碧眼。

當晚,大夫給玉羅開了藥。

也是這個晚上,康王第一次歇在阿福屋裏。

之後一日,兩日,三個月,半年,一歇直到如今,不曾召其他妾室。

無人再敢輕視阿福。

有人壓低聲道:“聽說一樁事,她閨中時就不安分,原是和陸家公子定了親事,使了點心計,親妹妹成親那天,代她上了花轎嫁進謝家,若不是半路被王爺劫走,隻怕如今還被正室狠狠揉搓。”

“聽說那陸家公子是個心氣兒高的,一氣之下娶了她妹妹進門,據說後來還中狀元郎,在京城好風光。”

當時王爺病重,世間千百種靈藥治不好,隻要一味最新鮮的女子純陽血,王府上的女人皆被嚴格挑選過,個個皆是純陽女子,割開手腕,喂給病重的康王飲血,病情卻怎麽也不見好轉。

後來聽說連家次女正是八字純陽,不顧人家成親,半路就將人劫來,劃開手腕,流了一大碗純陽血,給王爺喂入口,這病才幽幽轉好。

外人道純陽血起了作用,誰想沒過多久,有人告發,阿福是替妹妹代嫁,壓根不是純陽血。

蹊蹺的是,王爺獨獨飲了她的血,才得以重病根除。

她名字帶福,真當是一個福星。

想起這樁往事來,妾夫人們捏緊團扇,切齒痛罵,“這狐媚子!”

王爺以前素有惡名,她們心裏害怕,不敢親近,但自打見了王爺一麵,是一個俊美病弱的男人,烏眉碧眼,叫人如何不癡癡的惦記。

卻被丫鬟暗使眼色,回頭一看,竟見韋氏被丫鬟們簇擁過來,紛紛閉嘴討饒,連那素日裏囂張跋扈的蓉夫人也不敢多言。

韋氏是康王乳母,受皇帝親自指派,隨康王來到封地平陽,擔任王府長史一職,管理後宅,身份尊貴且不說,深受康王器重,據說當年韋氏有個兒子,跟在康王身邊,行軍打仗都帶著,後來替康王擋了一劍,沒氣了,為這,韋氏犯多大的罪,康王也會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