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物價上漲了(1 / 3)

李多魚離開鎮委後。

陳書林說道:

“老高,你有沒有覺得,小李跟其他年輕人有點不一樣,跟咱們說話的時候,就跟同一輩人一樣,沒那麼大的隔閡。”

抽著煙的高天雲說道:

“裝的吧,明明比我家靜靜還小三四歲,整天在那裝老成,整天就喜歡跟我們這些老頭子在一塊。”

陳書林笑道:“可我怎麼感覺不像是裝的?”

高天雲皺眉道:“說這些沒用,書林同誌,那個風力發電的項目已經明確落地隔壁那個海島縣了,你怎麼不跟李多魚講啊。”

陳書林思考了會,隨後說道:“那小子的消息說不定,比我們還靈通,他都知道這個項目,你覺得他會不知道落地的消息。”

“不過,他們島的用電確實是個問題,說實在的,我挺佩服這小子的,挺為他們自己村的人著想的。”

高天雲歎息了聲:

“他這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個問題,我們哪有可能幫他解決。”

“二十年前,你可不是這樣子的,再說,咱們國家一開始也是啥都沒有的,很多不可能的事情,不去努力下,那就真的不可能了。”

高雲天抽了口煙:“五十知天命,我這輩子差不多也就這樣了,說不定連個孫子都沒有。”

陳書林拍了拍他的肩膀:

“那就給年輕人好好鋪路,我之所以留下來,就是覺得尚峰鎮發展潛力挺大的,除了漁業這塊,我還打算發展下紡織業。”

“咱們尚峰鎮還是有紡織基礎的,要不要下周,跟我去拜訪下那些小作坊。”

“可以啊。”

離開鎮委的李多魚。

並沒有,直接返回擔擔島,而是前往了鎮上的市集。

他自然也很清楚,風力發電項目很難落地到擔擔島。

短時間內,國內的風力發電技術還不成熟,都是靠外國贈送的風力發電機。

可該爭取的還是得爭取。

說不定,狗屎運好。

下次的風力發電試驗場,就搞到擔擔島來了。

這兩年擔擔島的漁民,賺了不少錢,家裏添置的電器設備也就越多。

今年又有不少人,買了冰箱、洗衣機和電視。

而電器多了後。

擔擔島的電力完全供應不上,就那一台老式的蘇製柴油機,壓根就不夠村裏人用。

最近這一兩個月。

一到晚上,大家電燈全開的時候,就會電力不足,電燈就忽明忽暗的。

把很多人家裏的燈都給燒壞掉了,而那些在追黃日華版本《射雕英雄傳》連續劇的人,好幾次看到正精采的時候。

電視直接關了。

把追劇的那幫人給急的,挨家挨戶去敲門,讓他們把冰箱、洗衣機,還有大功率用電的電器都給關了。

也因為這個事情,村裏還有兩戶人家打了一次架。

不單村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連李多魚的鰻魚養殖廠也跟著遭殃了。

李多魚搞了兩台小型的柴油發電機,才勉強拉得動他那些設備。

好在現在柴油挺便宜的,不然賺到的錢,真不夠這些發電的油費。

目前島上的用電問題,已經成了製約擔擔島發展的一大阻力。

要是用電問題沒法解決的話,那養殖產業是真的很難做大做強的。

之前,

李多魚還想著搞個魚粉廠,可在沒電的情況下,那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且繼續這樣下去的話,賺到錢的漁民肯定會選擇離開擔擔島。

前世擔擔島很多船老大和養殖戶賺到錢了,就全跑去城裏麵買房了,等李多魚從島國回來時,島上就已經沒有年輕人了。

如果按照前世的進度,擔擔島得到千禧年後,鋪設了海底電纜後,這才徹底解決了用電問題。

要是這麼算的話,李多魚還得繼續忍受十多年,每天都缺電的日子,想想就覺得頭疼。

陳書記說的,他自然也懂,他雖然經常上報紙,領導也過來視察了好幾次。

可擔擔島的體量太小了,一年整個下沙村的收入,其實也就那麼點。

市裏麵隨隨便便一家企業,一年賺到的錢,說不定都比他們全村人加起來還要多。

要想早日用電自由的話,確實得把整個擔擔島的產業做起來。

而想做大做強的話,並不適合一家獨大,李多魚打算自己先賺兩年錢,就把一些沒那麼核心的養殖技術傳授出去。

比如養生蠔的技術,

養鮑魚的技術,

還有養青蟹的技術.

這次他去舟山群島那邊,漁船有經過台州的三門縣附近捕魚,這才想起那邊的三門青蟹來。

而在這個年代,青蟹也是值錢貨,由於比較難抓,產量一直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