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1 / 3)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光兒詠著老杜的詩句在屋裏興衝衝地跑來跑去,分外高興。

“光兒,你過來”,戚景通突然一聲大吼,“快快把鞋脫了!”

看著憤怒的爹爹,光兒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乖乖脫下了鞋,滿臉疑惑,不知所措。

丫鬟水香見狀不妙,趕緊步入裏堂,喚出了王夫人。隻見王夫人急忙趕來,妙目流轉,當下明白老爺所想,緩緩對景通道“老爺,此雙絲鞋如此講究,定非戚府所出,實乃我父親送給光兒的。”

戚景通稍稍舒了口氣,仍狠狠地訓斥了光兒一回,“慣於驕奢淫樂,長大後,就不可勤儉治家,個人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克扣士兵的軍餉”。

戚景通說罷,經王夫人反複勸說,終於離去。

光兒仍呆立在那,丫鬟煙石走過來哄著光兒去她廂房,拿出針線包對光兒說,“少爺,我無甚巧技,隻是針線尚可,不妨我給少爺把鞋改改,拆掉周邊的金絲線,如此老爺便不再責備少爺驕奢的,不知可否?”

光兒眼睛一亮,卻道“多謝煙石姐姐,此鞋終是祖父所贈,拆了不妥,我以後還是穿麻屨。”

晌午過後,光兒躡手躡腳地走進爹爹的書房,隻見爹爹正伏案辦公,於是故意在書桌下弄出點聲響,吸引爹爹的注意。

“光兒,有什麼事?”戚景通看了膝跪於旁邊的光兒一眼。

“爹爹,光兒知錯了,以後我定當謹記爹爹的教誨,祛驕奢,戒淫樂,存大誌,請爹爹放心。”

戚景通滿意地點了點頭。

光兒見爹爹氣已消了,接著說道“爹爹,那日我和煙石姐姐去微山湖遊玩,途徑一間破茅舍,眼見裏頭有許多小孩兒聚在一起誦書,不知為何?”

戚景通沉思片刻,知道光兒心中所想,慢慢道“光兒,你現已是時候入私塾,爹爹明日就為你尋得一位好先生。”

過了幾日,光兒早早地起了床,換了一身新衣,雖是新衣卻也是粗布所製。光兒在爹爹的陪同下來到私塾,先生見到戚將軍忙施一禮。

“今後犬子就交由先生調教了,先生務必多費些心神。”戚景通抱拳還禮。

光兒天資甚高,又好讀書,入私塾前已在父親的教導了通曉經史大義,甚得先生疼愛。可是光兒也有煩惱,私塾裏的同窗多為達官富賈之後,家底殷實,皆錦衣華服,出入乘轎,作風奢華,傲慢無禮,從不把光兒這個窮小子放在眼裏。

光兒也不在乎,卻越發的刻苦用功,每日倒也過的快樂充實,且閑暇時多習槍棒,研讀兵書,此消彼長,小小年紀卻已頗有城府,遠勝於同齡人。

一天,光兒在場院沙石地中學爹爹布兵列陣,他以泥土碎石為壘,紙旗為號,指揮得進退有致,頗具章法,玩得正酣。正巧兵部左侍郎張方璽大人來戚府做客,見到戚府一如既往的清貧寒酸,不免歎了口氣,眼角瞥過場院沙石地裏的光兒,連忙打趣說,“世顯,你為官清廉,大家有目共睹的,可你有什麼東西留給光兒?”戚景通把光兒叫到麵前,鄭重其事的說道,“光兒,我留給你的就是國家的土地,你以後要好好保護它!”

光兒明白父親的意思,當下許諾,“父親大人留下的,光兒誓死保衛。”

張大人與戚景通平時交往甚密,見光兒聰穎異常,又明達事理,對其也甚疼愛,今日得見光兒明理如斯,不禁發出陣陣讚許。

春去秋來,夏枯秋榮,轉眼光兒已經十歲了。殘陽似血,染得天邊一片橘紅,光兒坐於沙石地的木樁上,呆呆地望著火球漸漸下沉,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光兒開始看夕陽。光兒喜歡聽父親講戎馬戍邊的故事,最喜在夕陽餘暉中仔細尋找那些遺落於戰場的殘桅斷帆,敗兵破卒,整片整片的雲朵就是爹爹的戰艦,而流落於四周聚不起的氣團就是倭寇,眼睛直直地望著天空,浮想聯翩。

丫鬟水香走到光兒身邊道,“少爺,老爺叫你去祠堂哩。”

待光兒走進祠堂,隻見爹爹正在上香。“光兒,跪下”,戚景通道。

光兒見勢膝跪在地,“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