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2 / 3)

裴顯下衙後,急匆匆趕去見裴行昭,額上有些冒汗,心裏有些啼笑皆非,“事先知會一聲多好,又不是自己過來串門,怠慢了可怎麼好?”

“這話說的,我就是能怠慢的了?”裴行昭笑道,“放心,給您和二嬸帶來的都不是客,都比我好打發,我得有好酒,他們卻是連酒都不會跟您討。”

“酒管夠,管夠!”裴顯笑起來,“我這就去酒窖,親自給你們選出最好的!”說完,當真穿著大紅官府就去了酒窖。

裴行昭和阿嫵、阿蠻笑了一場。

臨近傍晚,宮裏來人了,太皇太後、皇帝分別派人送來了上好的酒、肥美的蟹、豬牛羊肉和一應時蔬,且都給了裴府各人賞賜,要他們好生照顧太後的衣食起居,短缺什麼知會宮裏即可。

晚間的主菜是清蒸蟹、天香鮑魚、腰果鹿丁、鹽水牛肉、八寶鴨、百花雞,另有鮮蘑菜心、糖醋荷藕、蓮蓬豆腐、椒油銀耳、樒汁番茄、辣炒雪裏蕻等配菜。

酒先是陳年花雕,後來幾個酒鬼嫌不夠勁兒,換了裴顯親自從酒窖裏取出的陳年竹葉青。

行川和宜室、宜家年歲都小,又尚在三夫人的孝期,吃葷已經是破例,酒自然是一滴都不沾的,但隻是坐在一旁瞧著一行不速之客,已覺妙趣橫生。

貴為太後的姐姐是怎樣的人呢?

言行做派是很接地氣兒的,三言兩語便能消除自己與某個人之間的距離;又是永遠都無法接地氣兒的,那般高貴典雅,那般沙場中鑄就的威儀,令尋常人如何也不敢與她不見外。幸好,是有例外的,譬如裴家的人可以,譬如兩位郡主和許大人。

隻聽著君臣幾個說笑,便能長見識,一顆心如飛鳥一般雀躍,想展翅翱翔至高處,在見識學識方麵,離長姐近一些,再近一些。

亥時,裴行昭讓二夫人帶著三個孩子去歇下,“今兒高興,我們還且得鬧騰呢,您不用管了。”

二夫人從善如流,帶著兒女、侄女回房去。

餘下的這些人,把酒席挪到了庭院中。

皇後不解,問裴行昭:“我就總納悶兒,你們怎麼總是在水榭、院中喝酒?”

“外頭敞亮。”裴行昭笑眉笑眼地解釋,“這是我的毛病,總得板著,才不至於讓人張羅生篝火烤肉吃。”

原來是在軍中形成的習慣。皇後釋然。

“幹嘛不張羅呢?”林策道,“我要吃烤肉!”

裴行昭哈哈地笑,皇後、裴顯、許徹、楊攸也笑。

裴顯邊笑邊吩咐下去,“在家就圖個自在,想怎麼著就怎麼著!”

裴行昭道:“這可是您說的。”

“我說的,說到做到!”

叔侄兩個,總算是有了叔侄間的隨意親近。

幾名錦衣衛橫豎無事,索性替了裴家仆人,生火,架上烤架,切肉,各司其職,麻利迅速。

裴行昭和楊攸還不忘異口同聲地提出要求:“多放些椒鹽辣子。”

等待期間,幾個人開始行飛花令。

曆代詩詞浩渺如煙,命題不論廣泛狹義,都能搜尋出大量詞句,也便令人百試不爽。

許徹早就說過,被迫涉獵過太多的詩詞;

裴顯在官場從不以學識才情揚名,可熟人都知道,他學問最是紮實,早先也沒研究先人的文章詩詞歌賦;

皇後不信佛不信道,針織女紅也一般,出彩的正是詩書禮儀,隻是常人不得知而已,記得的都是她在閨中長安第一美人的名頭,今日倒算是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