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節(3 / 3)

等到荒地果然一年收了兩季,且每一季的產量都遠超以前,村民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請求勻些種子給他們,他們也想一年收兩季。

誰不想吃飽飯呢?大米飯多香啊!

何田一邊主持此事,一邊給朝庭上折子彙報。皇帝見後大喜,派了欽差大臣下來視察。等欽差大臣滿意而歸,何田就收到了皇帝的賞賜,並被調任為本地知府。①思①兔①網①

西林縣的事情越傳越遠,終於傳回了何田的老家。最先知道這消息的是張修文,先生在學堂上講了此事,言語間十分遺憾,隻恨何田當初為什麼不是他的學生?

張修文還在苦讀,期間下場一次,再次落敗。雖說這也不是頭一回沒考中了,但他的心態卻和以往大不相同。

畢竟,以前沒有何田這位老太爺用來做比較。越是相比,就越顯得他蠢笨愚鈍。心情鬱鬱之下,銀錢也是一年比一年更不湊手。

以前張家人隻需供養他一個人讀書就夠了,自家人全都節衣縮食。自從何穀蕊嫁了過去,她是萬萬不肯像婆家人一般穿粗布破衣的,每年都要鬧著做兩身新衣,在吃食上也不願意太過委屈自己。

否則不等丈夫考中,她就先熬成了黃臉婆,發達的男人能看重她?

因此,張家人的負擔等於是增重了。偏偏親家也是窮的,不僅借不到錢,時常還因為何永昌的束脩還缺了一些,反倒問張家人借。

近幾年來,夜深人靜時,張修文常常後悔自己做錯了,他就不應該退了跟二房的親事。如果沒退親,以何田對二房的看重,他肯定早就順勢發達了,哪裏還用得著在這裏泡黃蓮般地苦熬?

越想越不平,越想越悔恨,張修文的精力被分散,學業上沒有半分進步。

何穀蕊做為他的枕邊人,不說了解得一清二楚,多多少少還是能猜到一些。

她也很後悔啊!

自從丈夫上一次下場落敗,她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了。

明明爺爺不會讀書,可事實是他考得比誰都好,連官都當上了。明明上一世在她死前,張修文就中了童生,可事實是他一路落敗。

她腦子裏的那些記憶,是真實的嗎?

越想越頭疼,頭越疼就越後悔。早知如此,當初她就不該搶堂妹的親事。如果沒有這件事,她仍然還是爺爺心目中的乖孫女。憑著爺爺如今的風光,她可以直接嫁一個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

哪裏還用得著像現在這般,日盼夜盼丈夫有出息呢?

曾經蜜裏調油的小夫妻,漸漸的貌合神離起來。

這一次聽說何田升為知府,張修文便激動起來,回到家立刻帶著張穀蕊回娘家。

何興旺聽完女婿的話,還有些半信半疑:“我也聽說了,還以為是瞎傳呢,真有這麼厲害?一年收兩季?我爹真的升官了?”

他知道他爹當了縣令,隻是任職的地方距離老家實在太遠,就算想過去投奔,一路上的花銷都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再者,路遠了容易生事端,萬一半路遇見劫匪,命都要交待在那裏。況且,他實在沒有把握他爹看到他會欣喜若狂。

因此才一直拖了下來。

張修文給予了肯定的回答,何興旺開始琢磨起來。

對他來說,縣令已經是很大的官了,更何況知府呢。如果能賴在他爹身邊,以後還愁沒好日子過?

“我也想去看望爹,隻是……女婿,你也是知道的,就因為你當初跟桃雨退親,連累了我。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爹才看我不順眼。”何興旺沒有半分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