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論她們去哪裏,都會有一個何田派來的下人跟著,讓人很不自在。
住了還沒半個月,所有人都受不了,又不可能跑去邊關找何田。於是何旭便生了退意,對爹娘說:“不如回老家算了。”
留在京城,花費實在太大了,三弟這邊又賴不上,還要忍受下人異樣的眼光。這對何旭來說,如同拿刀在紮他。
何老爺也很生氣,住在這裏雖然吃喝不愁,但也僅此而已了。想買點別的,或者出門逛逛,那都要自己付賬。
何老爺:“回!老三去了邊關,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想等他回來理論,至少要等三五年。我手裏的銀子不多,等不到那時候了。萬一他十年八年都不回來呢?還不如回老家自在。”
雖說回了老家,生活也回不到以前首富那時,但至少家裏還有一百畝地,還有祖宅。
何老爺帶著一家人回到安河縣,祖宅是座五進的大宅子,平時的維修費用就很高,那一百畝地的產出,既要供應一家子的吃喝,又要供著玉錦讀書,壓根就不夠使。
沒過幾個月,何老爺隻好忍疼賣掉祖宅,重新置辦了一套兩進的小宅子。
何田一家人在邊關很適應,玉時有一個武師父,越長越結實了,就連女兒也跟著學了一點,性格爽朗大氣。
何田一直沒回來,隻在收到老爺夫人去世的消息,才回來奔喪。
那時的何旭,早就淪為安河縣的普通人家。喪事一畢,何田就帶著陳靜嫻重新回了邊關。
送行的李夢月看著他們遠去的身影,盡管臉色平靜,心裏卻五味雜陳。
她用銀子打聽了,這些年三弟身邊一直隻有陳靜嫻一個,夫妻恩愛。
真好啊,這是她曾經最想要的夫妻生活。而她,這輩子都不會擁有了。
第90章
何老爺跟何夫人都去世以後,何田才帶著家人回京。
他不貪戀兵權,也不結黨營私,隻一心替皇上辦事。皇上對於這樣的忠臣,自然是非常滿意的。
何田的後半生過得很順遂,玉時長大後考取了功名,高中探花。兒子有出息,女兒也嫁了好人家。
阿寶活了二十年,臨死前的那一晚,何田一直守著它。等阿寶永遠地閉上眼睛,何田把它好好地埋葬了。
陳靜嫻六十歲那年,身子就不行了,臨死前她緊緊拉著何田的手。
這時候的她已經說不出話了,隻看了一眼圍在床前的兒女和孫輩,然後,她的目光一直落在何田身上。
那年分家以後,三爺身邊就隻有她一個人。她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可是心底還是很高興的。何其幸運,能遇上這樣的夫君。
何田看出了她眼裏的留戀,他什麼也沒說,隻是緊緊地回握住妻子的手。
送走陳靜嫻,何田又多留了幾年,等兒子在朝庭徹底站穩腳根,女兒也做了祖母,他們的後代個個都很孝順,將來的日子也無憂了,何田才脫離這個世界。
*
再次睜開眼,何田發現自己正站在一口大鐵鍋前。這是農家的土灶,他手裏正握著一把鏟子,鍋裏有一些切碎的青菜。
他正在炒菜。
視線往下,他站在一個小凳子上。身上穿著粗布衣裳,打滿了布丁,握著鏟子的手明顯屬於小孩子的,胳膊細得像麵條。
何田把鏟子往鍋裏一丟,然後從凳子上跳下來。
這是一間泥土徹成的廚房,角落裏擺著兩個舊缸,還有一個櫃門都壞了的舊櫃子。
何田走到灶前,灶裏的火燒得正旺,地上放著一個小板凳,可供燒火的人坐。Ψ思Ψ兔Ψ網Ψ文Ψ檔Ψ共Ψ享Ψ與Ψ在Ψ線Ψ閱Ψ讀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