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低下了頭,皇上對了小雲道:“李愛卿,你忠勇可嘉,堪稱典範,隻是這統兵打仗,浴血沙場可不是你們文人的事,大家都要各司其責,你還是扈從聖駕,替朕釋經講義吧!”
“陛下……微臣是真心實意的要去殺倭寇!”小雲急的滿臉通紅。
“好了,就這樣了,你暫且退下!”見皇上這樣說了,小雲呆立在原處,臉上發訕。有的大臣則向小雲投來揶揄的目光。那神情似乎在說:“看你出風頭吧,簡直是自不量力,自取其辱。”
“慶王,你是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掌管天下兵馬,又是戎衛京畿的,你推薦一個人選吧!”皇上將目光對準慶王道。
“這……”慶王若有所思,“倭寇乃琉球小國,犯不著我大明大動幹戈,微臣推薦京衛指揮僉事戚繼明,他是江浙人,又是水軍出身,定能剿滅倭寇!”
“那好,宣戚繼明上殿。”有太監飛快地去了。
一會兒,戚繼明便來了,果然英姿颯爽,有大將之氣,皇上很滿意。“戚繼明,朕封你為浙江參將,明日準備一番,後天擇時起程。”皇上說。
“謝陛下!”戚繼明領旨謝恩。
“退朝!”皇上一聲呼喝。
“退朝!”站在金鶯寶座之下的司禮監太監付振手中的拂塵一揚,公鴨嗓子也照直道了一聲退朝,百官便各自散了。
晚上,風雨初霽,廣安門外閃爍著星星點點的燈火,四下裏一片積水淋漓,小雲坐了一輛馬車涉水來到慶王府。王府裏有些昏暗,閃著影影綽綽的燈光。見姑爺來了,早有仆人進去稟報。一會兒,慶王爺咳嗽一聲,一臉威嚴地從內間出來了。
“見過嶽父大人!”小雲連忙施禮。
慶王爺這會兒輕裘緩帶,不慍不火地說:“賢婿!你怎麼大雨天的黑燈瞎火地闖來了!”
小雲見王爺一臉淡漠的神情便開宗明義道:“小婿是有一事想請王爺幫忙!”
“什麼事?”王爺明知故問道。
“我想帶兵去江浙剿除倭寇!”小雲說。
“小子,你想從軍這事兒玉兒都給我提過了,真是天生牛犢不怕虎!你以為領兵打仗就像你們文人咬文嚼字呀,真的是三歲大兩歲小的毛伢子不懂事,領兵布陣你懂嗎?難道是小孩子過家家,大不了一拍兩散,這可是家國大事,搞不好要掉腦袋的!”王爺一通數落,把個小雲搞的一楞一楞的。
“噢,還有嗬!”王爺說,“聽說你近來又回老家娶了一房妻妾,這可是不道義的事,要不是玉兒心腸好,我早饒不了你!你以後可要對我家玉兒好一點!”王爺訓斥道。
想不到一來,便受了一頓責罵,小雲有些沮喪,正準備離開時王爺卻說話了,“剛才退朝的時候,聖上收到了康王爺對你的引薦,說你文武兼備,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我和皇上都將信將疑,既然你不肯做文官,明日我再跟皇上商議一下,看給你分派一個什麼官職,也好讓你建功立業,隻是你新婚燕爾,我怕玉兒有些舍不得。”
“這個好辦,我自會去做她們的工作!”小雲不禁欣喜萬分。這正是:
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第二天,風和日麗,秋高氣爽,正統皇帝高坐寶座之上,神采奕奕,與眾大臣談興甚篤。
“宣李小寶鄞見!”皇帝一聲吆喝,底下的太監和侍衛便接二連三的傳呼下去,此起彼伏的叫聲便飄蕩在紫禁城的上空,久久縈繞。
一會兒,小雲便英氣凜然地來到大殿。
皇上便說:“李愛卿,朕知道你忠君愛國,就將你從侍講學士擢入兵部,任兵部郎中,即日署理剿滅倭寇一事並擔任監軍,你意如何?”
“謝主隆恩!”小雲自是喜不自禁。
豎日,京城西郊的練兵聲旌旗獵獵,馬聲噅噅,戚繼明與小雲點齊三千輕騎精銳在京郊通州上了船沿京杭大運河南下,浩浩蕩蕩往江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