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羅三公子(下)(1 / 2)

“李兄,我一向佩服你這等行非常之手段,做大事的人物。有什麼話你盡管說來,小弟今天也有請教與你的意思!”見李雲帆自動“上鉤”,羅文海一掃剛才微醺之態,肅然抱拳應道。

“好!那我就鬥膽亂說幾句。其實以前十三行之所以能在當年讓國朝關稅十出其四,最大的一條便是在很大程度上壟斷了大清對洋人的海上貿易。這一百多年來十三行所取得的成就中固然有十三行代代相傳的經營成法和如磐石般的商德口碑的因素,但這種壟斷經營特權才是最大的保障。

現在五口通商的局麵已成,各地的貨物不再像以前那樣必須拉到廣州經由十三行之手才能運出國門、行銷海外,而洋商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在五口之間任意轉駁、販賣。這樣一來,依賴壟斷海貿的十三行經營必然大受損失。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長遠者,不足以謀一時。既然時勢已變,十三行如果再墨守成規,那必然會繼續淪落下去。為今之計,隻有奮起變革,尋找到新的生財之道才是正途。”

李雲帆一邊說著,一邊掃視著眾人。他說這一番對十三行來說算得上刺耳的話就是想看看羅文海和秦湛來的反應,如果兩人不悅,那就點到為止。如果兩人真的實心受教,那麼還能繼續往深了說。隻見羅文海兩人聽完之後並無不悅之意,倒是暗暗點頭,知道兩人不是剛愎自用之人,便繼續說了下去。

“照以往的觀點看來,商者無非就是往來販賣,低價購入、高價售出,以獲其利。既然十三行無法再行壟斷海貿的特權,那麼不如用其手中巨量的資本和廣博的人脈資源來廣開商路,重操往來販賣貨物的買賣。

現下,北方的生意一來距離廣州太過遙遠,二來又有晉商壟斷把持。而在兩江流域、江浙等地又有徽商鹽商牢牢掌控。這兩大地域都不是十三行現在所能輕易進入的區域,現下偌大的國土裏也隻有一片區域尚待十三行染指。”

“哦?還有這樣的區域?李兄快說,小弟願聞其詳!”

李雲帆便讓下人拿來了紙筆,便在桌子上草草畫起了整個南中國的地形草圖,並在上麵標注了一些主要的地名以及主要的河流。這段時間,李雲帆一直在研究這個,現在隨手畫來,倒也了然於胸。其他幾個人也都圍了過來,一邊看著地圖一邊想聽聽李雲帆還有什麼論斷。

“這就是粵、桂、滇、黔和川這一片廣袤的地區!之所以選擇這個區域,首先是因為十三行已經在廣東根深蒂固,在地緣上對南中國有著天然的影響力。

其二,在這個區域內還沒有什麼其他的大型商幫有能力與十三行抗衡,而且由於地域的緣故,徽商、晉商對此地也是鞭長莫及,所以十三行行起事來阻力要小上很多。

其三,這片地區水係甚多,擁有天然的航道優勢,比如貫通滇、桂、粵的西江便是綿延數千裏的大動脈,如果能將之大加利用,將會比陸路運輸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能將這一地域山多路險的劣勢加以彌補。

其四,這片地區雖然一直都被人看做是窮鄉僻壤,但實際上很多地方都物產富饒,隻不過是由於各地人多為患,加上愈演愈烈的來土之爭,以及無法將豐饒的物產轉化成錢利而將物產富足的優勢給消耗殆盡了。

如果能有一支強大的商幫能將各地零散的物產集中起來運到廣東等富饒之地販賣或轉口出海,必能收獲良多。而且這些地區人滿為患也意味著物產和勞力的成本要比其他地方更為低廉。

所以,我認為十三行想要重新有所作為,最好的選擇就是西顧,瞄準廣東西側的這片廣袤的區域!如果能打通粵桂滇黔川這條漫長的商路,並以此為紐帶向安南、緬甸和暹羅乃至南洋等地擴展,十三行所能取得的成就將一點都不亞於晉商、徽商在其各自的區域裏的所為!這將成為一條新的貫通整個南中國東西的滾滾商路!”

配合著有力的手勢和自信的話音,李雲帆在這張草圖前頗有些指點江山的意思。但羅文海和秦湛來聽罷對視一眼,都流露出複雜的神色,有欣賞也有些許失望。倒沒有別人乍聞如此龐大的一個計劃的訝然或興奮。

“李兄,恕我冒昧。你有這樣的眼光我和舅舅是不驚訝的。其實你說的這條商路十三行老少上下也不是沒有人看到。但這其中有很多的難處,其他不說,單單是廣西境內沿西江水域周邊的水網裏為數眾多的水匪、河匪就是頑疾!

這些水匪都曾經因洋禍而被征召,隨後因國朝戰敗而又被遣散的民團,要比一般的土匪更加的難纏。如果不把他們鏟除,這條商路單單是廣西就無法貫通。

其實要說這條商路上關卡林立、各地官府層層盤剝的問題反而要放在其次了。世上又有哪條商路不是如此?拿銀子鋪路、拿人脈去拓展人脈便是。可惟獨這匪患卻是連各地官府都沒有辦法的!不知李兄你有何等高招良策?”

半晌後,羅文海說出了心中的猶疑。果然,以十三行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到廣東西側這麼一大片區域的商機,隻是被這條路上林立的匪患給嚇阻了。李雲帆聽罷,心中暗笑,對方等著他上鉤,現在對方卻上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