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相逢是歌(2 / 2)

林徽因不願承認自己那麼深刻地愛過,是因為她不想為一段無果的愛戀再去做無謂的擔當。又或許,她的離開是因為她的善良,她不想傷害一個無辜的女人。林徽因比任何人都明白,徐誌摩的妻子張幼儀是一個溫良女子,她安分守在老家,侍奉公婆,平凡生養。對於丈夫背叛,她無怨悔,後來為了徐誌摩漂洋過海,又受盡他無情的冷落。

有時候真的很難想象,同樣是一個人,為什麼對待兩個女子竟會有如此天淵之別。難道就隻是因為愛情?浪漫的徐誌摩是一個需要靠愛情喂養的男子,但也不能因此而推卸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徐誌摩的多情感人至深,他的無情亦讓人氣憤難奈。可人生總是不得圓滿,有時候尊重愛情,就要背叛現實;成全現實,就要辜負愛情。

聰慧如林徽因,她又怎麼會讓自己走到那樣逼仄的境地。她要給自己灑脫的理由,更要給別人足夠的空間。對於那個從未謀麵的女人,她沒有絲毫敵意,更多的是憐惜。她們愛上了同一個男子,盡管她知道自己與徐誌摩更般配,但是她更明白,愛情和婚姻有時候並不能相提並論。兩個相愛的人未必要真正結合在一起才會幸福,有時候,默默相守好過用一生來緊緊依附。

我們總以為林徽因轉身太過倉促,太過決絕,卻不知她抽身如此之快是怕自己受傷,可她還是受傷了。從一段初戀裏倉皇潛逃,甚至來不及跟對方道聲別離,如此堅定,怎麼可能做到毫發無傷?可更多的人看到的是徐誌摩的憂鬱,他為林徽因的不告而別獨自失魂落魄彷徨於康橋。悵然心痛的又何止是他,隻不過沒有人看到林徽因轉身之時落下的淚滴。

每個人都知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可還是信誓旦旦地承諾永遠。永遠到底有多遠?多少人問過這句話。有人說,永遠是明天;也有人說,永遠是一輩子;還有人說,永遠是永生永世。或許他們都說對了,也或許都說錯了,又或許人間原本就沒有什麼是永遠。你曾經千裏迢迢來趕赴一場盟約,有一天也會驟然離去,再相逢已成隔世。

其實想起來總會忍不住的悲傷,曾經有無數對戀人在康橋許下一生廝守的心願。這些人真正長相廝守熬過一生的又有多少?到最後都免不了勞燕分飛的別離。倘若每個人都清醒看世態,那又何來開始,何來結局;何來相遇,何來重逢。一些人,明知不該愛,還是要去愛;一些錯,明知犯下會不可饒恕,卻還是要堅持繼續錯下去。來相遇,何來重逢。一些人,明知不該愛,還是要去愛;一些錯,明知犯下會不可饒恕,卻還是要堅持繼續錯下去。

讀至此方罷,也許這並非一本成功的傳記,但是,讓我們記住那個曾經走過人間四月天的奇女子林薇因-你若安好便是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