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章 矮哥的羅曼史(1 / 3)

竟然是這樣的條件?

在場的眾位漢臣一時間都沒有反應過來,按照他們之前的猜度,拜占庭方麵的條件應該是立足於保持獨立自主權的內容,比如保留拜占庭軍隊的獨立,或者要求將來由安娜公主的後代繼承帝統之類的。

殊不知拜占庭人希臘-羅馬式的想法和東方華夏的思維方式大相徑庭:軍隊?能夠保證公民權的話,我要軍隊做什麼,嫌軍費開支不夠大,稅收不夠多嗎?

無論古典時代的馬略還是蘇拉,抑或拜占庭時代的貝利薩留,他們隻要肯自掏腰包招募軍隊,羅馬的貴族和平民都是求之不得的,即使有馬略招募私兵進攻羅馬城這種事情發生,他們也依然願意為省下稅收的好處,幹冒被征服的危險。

這種情況到了拜占庭末期,甚至出現了綿延兩千年的帝國,隻有八千名士兵的尷尬情況——原因隻不過是為了省錢!

現在按照楚風提出的條件,拜占庭可以享受大漢帝國陸海軍的保護,卻不必為此付出稅收的代價,這樣的好事情拜占庭貴族元老們簡直做夢都要笑醒啊!

李鶴軒執掌情報司,於西方風雨人情了解最多,想了想便明白了其中關竅,便低聲與眾位同僚分說。

文天祥奇道:“那麼,為何他們又提出將來必須由大漢皇帝兼任羅馬皇帝?”

李鶴軒搖搖頭,苦笑道:“老大人啊,俗話說百裏不同風,這萬裏之外的事情,下官所知也不過十之一二,哪兒能盡數通曉呢?”

文天祥和陳宜中百思不得其解,他們剛才聽到楚風介紹這個雙子帝國的情況,第一個反應就是繼承權的問題。

雖然現在大漢皇帝春秋鼎盛,但數十年後總有龍禦賓天的時候,到那時帝國的皇位將會如何繼承呢?

王敏兒所生的大皇子楚天,乃是既定的太子,如果拜占庭方麵要求由安娜公主與楚風所生的後代繼承兩個帝國——這無疑符合一般的政治原則,卻很容易在中原引發華夷之辨,觸動飽經西夏、遼朝、金朝、蒙元等入侵的中原士民敏感的神經。

而且,作為漢臣的文天祥、陳宜中,也理所當然的希望將來由王敏兒所生的楚天太子繼承帝統。

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拜占庭方麵竟然主動提出,無論如何將來大漢皇帝都必須戴上兩個帝國的雙重冠!

文天祥、陳宜中、李鶴軒等人驚詫莫名的表情,被奧列維與提貝利烏斯等人瞧在眼裏,幾位羅馬元老也互相交換了個眼神,自以為得計的冷笑起來:

“哼哼,原來你們打得這個鬼主意,怪不得現在這位大漢皇帝不肯直接加冕為羅馬皇帝呢,想來是準備等幾十年後新皇帝繼承時,隻宣稱大漢皇帝,而不再加冕羅馬皇帝,拿我們作為殖民地和被征服者看待吧?”

兩個帝國的大臣們各懷鬼胎,互相看都覺得對方有陰謀,最後,他們齊刷刷把目光都轉向了大漢皇帝。

楚風卻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因為他發現自己錯了,錯得很離譜。

之前的所有條件,雖然考慮了東西方政治生態的差異性,但根深蒂固的東方式思維還是在這裏發生了“文明的衝突”。所謂婚後與安娜各自保留帝號,原本是顧慮拜占庭方麵不大會接受一個異族皇帝,誰知道拜占庭根本不怕他把兩個帝號一肩挑了——事實上他們求之不得呢!

由女婿承繼大統,在歐洲實在太司空見慣了,後世英國的光榮革命,就是由瑪麗公主的丈夫,荷蘭執政威廉登上了英國王位!

拜占庭方麵擔心的,卻是會不會在雙子帝國中淪為殖民地,他們非但不擔心楚風成為羅馬皇帝,反而害怕他和他的繼承人不肯擔任羅馬皇帝呢。

在歐洲的政治生態中,一個國家的君王兼任另一地區的統治者,並不代表殖民和奴役,反倒是籠絡民心、拉攏當地貴族的做法,諾曼征服之後英王室保留諾曼底公爵名號,表示不忘根本,長腿愛德華取消威爾士自治之後曆任英國王儲都會受封“威爾士親王”,則是對威爾士地區的拉攏討好。(查爾斯王子就是當代的威爾士親王,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