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章 水晶之夜(下)(2 / 3)

徹底的不屑一顧,在奧爾西尼家族看來,副巡官實在和螻蟻差不了多少。

倒在血泊的副巡官並不冤,關鍵時刻妄圖兩不相幫,隻會更快引來殺身之禍。

很快,呐喊聲、尖叫聲從四麵八方響起,“誅滅偽教皇仆立法司”、“為切萊斯廷五世(隱士彼得)報仇”的口號響徹雲霄。

無數羅馬市民從睡夢中驚醒,萬分詫異的看著這一幕,下午還有好些異端在鮮花廣場上變成了燒烤人肉,到晚上對仆立法司的討伐就變成了現實,不僅令人感歎報應來得太快了一點。

也許上帝的意誌就是這樣迅速而強大,無可違背吧!

不過市民們並沒有摻合進來,明哲保身是曆次羅馬政治鬥爭給平民們留下的寶貴教訓,他們對仆立法司有著鄙夷和憤慨,他們同情隱士彼得,但這並不足以使平民爆發起義,推翻教皇仆立法司。

“槍在手,跟我走”,哪怕喊上七八百遍,老於世故的市民們也不會就此站出來的,教廷的桎梏之下,宗教裁判所的陰影無處不在,那種稍加煽動就頭腦發熱的家夥,早就被送上火刑架烤成香噴噴的肉幹啦,根本就不會活著看到仆立法司的報應來臨。

不過,接下來更加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被戰鬥和喊聲驚醒,站到露台或者窗口,帶著幾分害怕、幾分激動、幾分期待的心情觀察局勢的羅馬市民們,異常驚訝的發現梵蒂岡高高的聖彼得大教堂正麵牆壁上,出現了一片明亮的光幕,並且赤橙黃綠青藍紫顏色變幻無定,發出彩虹般的絢麗光芒!

細心人發現,光幕來自於夜幕之下的一道光柱,而光柱是從靠近大教堂的一處塔樓中發出射到大教堂牆壁上的,但光柱射出的位置被塔樓擋住看不見具體情況。

大教堂牆壁上的光幕閃現著絢爛的色彩,映射空中霞光萬道,漆黑的夜空之下格外璀璨,簡直是來自天際的奇景。

七彩光芒消退,光幕中的景象呈現出來,聖潔的雲團洶湧翻滾,金色的大門緩緩開啟,身披霞光的天使在那金色大門裏進進出出,金色的馬車在雲端飛過,一切都那麼莊嚴、肅穆、聖潔、宏偉……

並不算清晰,光幕也不算穩定,肉眼可以發現閃爍,但遠遠超過海市蜃樓的程度,確鑿無疑是天堂的景象。

“天堂之門,這是金色的天堂之門!”

“仁慈的主,萬能的主,你展現了奇跡,羅馬人沐浴著你的恩……”羅馬城內所有的居民,無論神父還是貴族抑或平民,全都匍匐於地,不斷在胸前劃著十字,虔誠的祈禱著。

婦女們更是瘋狂的親吻十字架,祈求就此升入天堂。

有人如夢初醒的拿出了大把贖罪券望空拋灑,教廷不是說這東西就是天堂的門票嗎?那麼現在就是使用它的時候呀!

人們失望了,贖罪券似乎沒有太大的用處,那種天堂之門中聖潔的光芒托起金路,虔誠的靈魂升入天堂的景象並沒有出現。

相反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大天使加百列走出了天堂之門,吹響了可怕的號角,聖潔美麗的天堂景象瞬間切換成漫天火雨,巨大的火流星從天而降,地底的火山猛烈噴發,雲層中降下的不是雨水而是火焰……

“末日審判,天呐,加百列吹響了號角,末日就要來臨!”

人們哭叫著向天伸出了手:“羅馬人犯了什麼罪,仁慈的父要降下可怕的懲罰?”

年老的牧師重複著《聖經.創世紀》的篇章:“巴比倫城啊!偉大的城,堅固的城,一時間,你的懲罰就要來臨……”

昔日上帝毀滅了巴比倫,今天羅馬城也要迎來同樣的命運嗎?

那光幕畫麵上的火流星、火山和火雨,多麼無情的昭示了羅馬城的滅亡啊,甚至,甚至可能是整個人類的毀滅!

畫麵突然一轉,漫天火雨消逝不見,隱士彼得突兀的出現在光幕畫麵上,而且正如羅馬平民所希望的那樣,“像神靈一樣休憩在綴滿紫色和金色飾物的躺椅上”。

隱士彼得,或者切萊斯廷五世身穿聖潔的教皇法袍,頭戴神聖的金冠,手握著教皇的權杖,麵色一如生前那樣平靜、慈祥,充滿了對世人的悲憫,而慈愛之中似乎又有某種隱晦的哀切。

畫麵再次切換,隱士彼得被關在陰暗的囚牢中,受到種種折磨,他的身體受到了可怕的創傷,眼神卻一如既往的平靜,猶如背負十字架走向各各地的基督耶穌。

聖彼得大教堂高聳入雲的牆壁上,隱士彼得悲憫的看著羅馬,無聲的訴說著一切。

不知是誰首先喊了出來:“是隱士彼得的殉難,把羅馬城從毀滅中拯救出來!”

“如果我們執迷不悟,天火審判就不遠了!”

市民們憤怒了,和腦滿腸肥的樞機主教、教皇比起來,那位行走於山林的苦修士顯然更符合他們對聖經的理解,這次上帝在聖彼得大教堂展示神跡,又充分的說明了天父那不可抗拒的意誌。

天父的意誌是如此的明顯而堅定,沒有人可以抗拒,現在加入起義,完全沒有風險而且能夠得到上帝的愛,何樂而不為?

成千上萬的羅馬市民走上了街頭,彙集成了一道道洪流,衝向梵蒂岡、衝向聖彼得大教堂、衝向潘菲利宮……梵蒂岡各處宮殿、教堂的彩色玻璃花窗被憤怒的人群砸碎,許多人陷入了宗教熱情引發的瘋狂,連帶大街兩側商店的玻璃櫥窗也倒了黴,當然也不排除強盜和吉普賽人趁火打劫。

潘菲利宮漂亮的玻璃花窗,被人們用木棍、磚頭、鐵鍁等等一切可以找到的工具砸碎,這座教皇的行宮一夜之間變成了廢墟,大街小巷上到處都是閃閃發光的玻璃碎片猶如塊塊水晶,若幹年後,曆史學家給這個狂亂而充滿暴力的夜晚安上了美麗的名字——“水晶之夜”。

直接引發這一重大曆史事件的幾名大漢皇家衛兵全然沒有留名青史的覺悟,停止播放“電影”之後,衛炳坤和幾位同僚收拾著東西準備離開,而柳乘雲還從黑暗中往窗台外邊伸出個腦袋,饒有興致的看大街上的人群砸玻璃。

他們使用的工具並不複雜:

發光用的電石燈,利用電石(化學名稱為碳化鈣,外觀為灰色、棕黃色、黑色或褐色塊狀固體,是有機合成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與水反應生成乙炔,點燃以後乙炔燃燒發光。

電石的製造並不太難,焦炭與生石灰高溫反應就能製備,以大漢煉鋼的水平完全不存在障礙。

這種東西之所以沒有被普及用於夜間照明,隻因為電石燈重量大、價錢高,而且進水量不容易控製。如果進水門開大了,進水過多產生大量乙炔,氣體會從進水門排出,產生冒泡現象。同時由於電石中往往含有雜質,導致產生的乙炔氣體不純,臭氣難聞,有時甚至著火。

這就是剛才播放的“電影”光幕不太穩定的原因,這玩意兒刺眼得很,有點兒像電焊的感覺,用來照明效果不佳,不過播放天堂之門景象就足夠明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