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章 神兵似從天上來(一)(2 / 2)

張世傑不無嘲諷的一笑。

古典時代,上萬裏的超長途運輸,內河運輸的成本是陸地運輸的十分之一,海洋上的劃槳船把這個比例降低到十五分之一,阿拉伯漿帆並用船達到了二十分之一,而大漢的剪式船,則是空前的三十分之一!

也即是說,從紅海之濱或者波斯灣的巴士拉,到江南閩廣的萬裏海程,運費其實隻相當於三百多裏的陸地運輸,折算成陸地運輸,比從杭州到寧波,或者北京到唐山還近一點兒……

時代變了,戰爭的規則也變了。

張世傑已迫不及待的想要發動攻勢,但他顧忌的隻有一點,他的目光長時間的停留在了沙盤上:紅海與地中海之間的西奈半島,此時在沙盤上看起來就是一塊狹窄的陸地,橫亙在了漢軍進擊埃及的道路上。

西奈半島西緣,那個叫蘇伊士的地區,陸地變得非常之狹窄,北麵地中海、南麵是紅海,似乎用手指頭在沙盤上劃一道溝槽,就能讓兩大海洋相聯通。

當然,這隻是做夢罷了,無論紅海與地中海之間的西奈半島,還是波斯灣與地中海相隔的兩河流域,都被陸地嚴嚴實實的隔開,所以阿拉伯人信仰的古蘭經認為,世界上的海洋互相之間是被陸地阻隔而不相通,而所有的陸地則互相連接,正如亞非歐三大洲在中東交聯那樣。

在地中海方麵,大漢連一隻小舢板都沒有,阿拉伯人的海軍則正在耀武揚威,那麼當漢軍衝過西奈半島的之後,阿拉伯人倒真是可以從地中海上運兵,抄了漢軍的後路,把西奈半島和蘇伊士地峽之間狹窄的陸地一卡,就把漢軍關在埃及的沙漠裏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還得……張世傑走上了高大建築的第三層,用望遠鏡極目遠眺城市西麵瀕海的方向,那兒有高高飄揚的金底蒼龍旗。

視野中,一枚磨盤大的石頭正呼嘯飛來!

“阿拉伯海軍真像一群嗡嗡叫的蒼蠅啊,打不過你也要煩死你,精神可嘉。”城西瀕海的城牆段,金底蒼龍旗下,楚風不屑一顧的撇了撇嘴。

不但他沒有慌亂,就是雪瑤、陳淑楨和塞裏木淖爾,以及城牆上所有的官兵,對石彈都無動於衷。

果然,以四十五度角飛上半空的碩大石彈,氣勢洶洶的飛到了運行軌跡的拋物線頂點,然後就心不甘情不願的向下墜落,最後咚的一聲悶響,一頭紮進了城外海邊的椰子林,除了驚飛幾隻鳥兒,砸落幾顆椰子,並無其他效用。

龐大的阿拉伯艦隊就停在三裏外的海麵上,潔白的船帆遮天蔽海,巍峨的船身如同一座小型的城市,漿帆並用船兩舷伸出密密麻麻的船槳,就像蜈蚣的腳一樣看著讓人眼暈。

然而如此龐大的艦隊,隻敢停留在三裏外的海麵,不敢越雷池一步,偶爾有船被風浪吹得離岸近了點,就像一隻腳踏進地獄似的,轉舵、調帆、劃槳,忙不迭的往後退,仿佛在距離城牆三裏的地方,有一根看不見的死亡之線,跨過了,就會慘遭不測。

這麼遠的距離,世界上任何一種拋石機都無法逾越距離的限製給城牆造成傷害,那些巨船發射的石彈,也就隻能砸下幾顆椰子了。

中東熾烈的陽光下,城頭搭起了涼棚,楚風正饒有興致的和三位皇後打雙陸。

被阿拉伯船的挑釁攪擾,楚風頗有些不悅的命令陳吊眼:“打幾炮,讓阿拉伯人閉嘴。”

陳吊眼高高興興的令衛兵揮動令旗,立刻城頭就響起了十二斤重炮驚天動地的轟鳴,海灣中阿拉伯艦隊前麵的水域,十餘根高大的水柱衝天而起,而早已成了驚弓之鳥的阿拉伯艦隊,靠前的幾艘船就手忙腳亂的後退。

海麵上某些可疑的破碎木片,就是再明顯不過的前車之鑒,送死可不是什麼英雄行為,封鎖海港就行了嘛,阿拉伯人很知趣。

見到阿拉伯艦隊的窘態,塞裏木淖爾掩著小嘴吃吃的笑,如花的容顏讓楚風一怔,心道這重炮齊發博美人一笑,是不是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遺風?

當然實際效果截然相反,從士兵們對阿拉伯艦隊的笑罵歡呼中,就非常明白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