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章 犬牙交錯(1 / 2)

看著紅衣主教布雷默興高采烈而去的背影,陳淑楨百思不得其解:“所謂出家並非出國,國家危亡匹夫有責,全真道王重陽終身高舉抗金義旗,釋門有南少林誓不降元全寺殉節……這羅馬教廷卻是可悲可笑至極。”

楚風笑笑,關於這點他可沒有辦法解釋清楚了,不同文化背景導致的思維差異,你怎麼說得清?

羅馬帝國本是基督教最強大的敵人,是羅馬軍團將耶穌釘死在了十字架上,然而數百年後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又給予基督教合法地位,使得當時西方最強大的帝國,從禁毀基督教的國度,變成了基督徒的天下;

號為“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異教徒,他率兵將篤信基督的西歐各國尤其是衰敗的羅馬帝國打得落花流水,但在攻占羅馬城的時候,聽從了教皇利奧一世的勸告撤兵,從而使西歐免遭毀滅,教廷則聲稱勸走阿提拉是上帝降下的意誌,從此之後以歐洲的保護者自居,一步步走上了至高無上的神壇;

旭烈兀,這位西亞的征服者,因為共同的敵人埃及馬木留克王朝,教廷和他結盟,甚至不惜使出了美人計,把拜占庭皇帝米哈伊爾八世的公主瑪麗亞.佩利奧洛吉娜遠嫁伊兒汗國。

那麼對羅馬教廷而言,楚風何嚐不是第二個君士坦丁,第二個阿提拉,第二個旭烈兀?對於教廷而言,由於大漢兵威超群絕倫,他們的希望甚至比麵對上述君王的時候更加強烈。

楚風不準備在這個話題上糾纏,顧左右而言他:“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那位耶路撒冷國王來這裏,隻怕是為了和猶太人爭奪……”

不出所料,下午正在馥鬱的印度檀香熏陶下,欣賞塞裏木淖爾妙曼的舞姿,楚風就得以證實了上午作出的判斷。

這一次,亨利二世自行前來覲見,並沒有跟著布雷默,而且他還自帶了翻譯。

剛要按照習慣脫帽躬身行禮,亨利腿彎到一半兒才想起大漢的規矩,順勢一倒就跪了下去,也不知他從哪兒學來的,山呼萬歲、三叩九拜的程序,倒也像模像樣。

楚風無奈的搖了搖頭,可以看出亨利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不過……

亨利滿懷希望而來,如果說之前他還對大漢皇帝的威嚴沒有什麼感性認識,那麼中午借著給張世傑道歉的由頭,由馬可.波羅帶領著參觀了漢軍的公開操演,他就徹徹底底的服了氣,再不問什麼大漢皇帝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以及教宗冕下誰更強大的傻話了。

同時期的歐洲,交戰雙方能出動萬名以上的騎士和騎士侍從(不含臨時招募的農民),那就是決定國運的大決戰了,可在大漢的軍營裏,一個騎兵師就有上萬名騎兵!蹄聲驚雷、戰旗卷雲、鋼刀勝雪、鐵甲如銀的威勢,讓亨利頓時覺得歐洲那些伯爵和公爵之間的戰爭,簡直是地痞流氓打群架了。

戰戰兢兢的問大漢有多少這樣的部隊,馬可.波羅平平淡淡的告訴他:每個軍有三個師,另加相當一個師的軍屬輔助支援部隊;而大漢陸軍擁有八個軍,還不包括海軍陸戰隊和各總督府直屬的衛戍部隊!

上帝呀,三十二萬常備軍!亨利驚得眼珠子差點兒掉地上了。

在歐洲的古典時代,法國卡佩王朝、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這樣的大國大朝,國王的常備軍也是以千為單位,十字軍東征雖然往往號稱數十萬大軍,其中大部分卻是破產農夫和騎士的一家老小,真正有戰鬥力的也就在一兩萬人,所以在麵對馬木魯克王朝五萬精銳騎兵時總是落在下風,自始至終隻能在地中海東岸的城堡要塞中據守,曆時百年也未能壓服阿拉伯帝國。

於是,當亨利知道大漢單單陸軍就超過三十二萬時,他的震驚也就可想而知,更不要說之後猶如天降雷霆的炮擊訓練帶給他的絕對震撼。

現在,匍匐於大漢皇帝腳下的亨利,已經下定了決心,他朝楚風恭敬的磕著頭:“偉大的皇帝,卑微的亨利真誠懇求您,接受我成為您的臣仆吧!”

亨利並不是沒有條件的,他的算盤打得很精:既然皇帝願意接受無根浮萍一般的猶太人在這裏建國,那麼何不讓耶路撒冷王國來收複失地?戈蘭高地、約旦河沿岸、巴勒斯坦,這些地方何必給懦弱無能的猶太人呢,勇猛的十字軍騎士更適合替皇帝守住這些土地,並方便得到教廷的援助,對付那些桀驁不馴的阿拉伯人。

難道在應許之地前後作戰了百年的十字軍騎士,還比不上那些怯懦卑微、像老鼠一樣生存的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