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明神的聖光照耀下,前進吧!
十二長老吹響了前進的號角,殉教戰士組成的方陣向蒙古騎兵逼去,他們士氣高昂,他們視死如歸,伊兒汗的覆滅似乎就在眼前。
塞裏木淖爾豐潤的唇角微翹,勝利仿佛就在眼前。
但觀戰的起義指揮官之一,阿巴丹的塞爾柱突厥總督阿史那莫央卻沒有盲目的自信,自從伊爾汗帶著東征殘餘的精兵,翻越蔥嶺回到呼羅珊波斯故地,形勢就漸漸變得不利,而金帳汗從鹹海派來的兩個萬人隊,更是讓天平倒向了阿魯渾一方。
最先遭遇上帝之鞭的,是靠近內陸地區的幾個總督,他們根本無法抵擋長驅大進的蒙古精兵,一戰之下大敗虧輸;然後是當年的阿拉伯征服者後裔,傳承自黑衣大食阿巴斯王朝的武勇也沒有改變戰局;最後,阿史那莫央,突厥狼族的傳人,帶著他的勇士們走上了前線,可現在僅僅一場戰鬥之後,他的上萬大軍就縮小成了一支數百人的衛隊。
波斯光明教的殉教武士趕到了戰場上,阿史那莫央相信,如果是三十年前抵抗旭烈兀的那支殉教軍,也許今天勝利將站在呼羅珊波斯本來的主人一邊,可現在這支剛剛組建起來的軍隊,他們的戰陣未熟,他們的戰技並不熟練,甚至根本不習慣敵人的攻擊方式,空有一腔必死的勇氣,可不能擋得住蒙古武士的強弓勁弩、鐵騎彎刀!
阿史那莫央的看法是正確的,當蒙古大軍發射出第一波箭雨的時候,置身於殉教武士隊列中的波斯戰士賈胡爾,曾經的編草席者,現在的殉教戰士,就感覺到了空前可怕的壓力。
鋒銳的箭矢,帶著刺破蒼穹的速度,尖嘯著劃破空氣,如流星墜落地麵,毫不留情的刺入人體,撕裂他們的衣服,刺破他們的皮膚,切割肌肉和血管,快速的帶走生命。
衝,隻要衝上去就能和他們肉搏,決一勝負了!
波斯人知道自己的弓箭無法和蒙古武士相提並論,他們想憑借人數的優勢衝上去近戰,騎兵催動戰馬,步兵邁開雙腿,駱駝兵抽打著雙峰駝。一時間戈壁戰場上掀起黃沙漫漫。
一聲呼哨響起,“曼古歹”的叫聲亂紛紛的傳遍了蒙古軍陣,武士們開始撥轉馬頭。
他們要撤退了嗎?賈胡爾高興的叫喊著,他的夥伴們齊齊加快腳步。
沒有,曼古歹並不是撤退,而是可怕的回身射!
蒙古騎兵一邊打馬跑路,一邊用精湛的箭術射擊追擊的波斯人,可怕的箭雨中,波斯的殉教戰士們成片成片的倒下,卻始終衝不到敵人身前,蒙古武士們像挑逗野牛的豺狼,不斷給野牛群放血,消耗牛群的力量……
一年前,賈胡爾還是個阿巴丹編織草席的青年,身邊的夥伴們有用紙莎草製作紙張的工匠,有耕田的農夫,有碼頭做事的苦力,更多的還有鄉村裏種植椰棗和橄欖的農夫,波斯經製軍隊不死軍被伊兒汗帶去了漢地,聖女塞裏木淖爾新組建的軍隊,沒有一位真正經曆過浴血搏殺的戰士。
同時,因為伊兒汗帶走了絕大多數兵力,過去一年波斯本土的起義又太過順利,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大戰,賈胡爾和他的夥伴們,還是此生第一次見識到這種可怕的曼古歹戰術。
一切似乎已經注定,塞裏木淖爾燦爛如朝霞的笑容在她動人的麵龐上漸漸隱沒,殘酷的戰場讓她知道了為什麼三十年前旭烈兀可以憑借兩個真正的蒙古萬人隊加上一堆仆從軍,就能征服波斯、兩河流域和敘利亞。
現在,難道阿魯渾又要憑借兩個萬人隊,就再一次將波斯拖入黑暗的深淵嗎?
不!塞裏木淖爾摸摸中空的黃金權杖,柄裏裝著楚風給她的聖旨,她就有了萬分的自信:強大的楚風,我心目中的夫君,一定會扭轉乾坤!
波斯告急的消息從海路傳到了漢地,又用信鴿傳到了包克圖,正在指揮軍隊徐徐進逼哈喇和林的大漢君臣,就接到了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
北廷總督陳宜中仔細的觀察著皇帝的臉色,揣摩著這位天子的心意,慢慢道:“我們大漢帝國曾經有過承諾,凡是前來朝貢的番邦就會保證他們的安全,凡是和蒙古帝國鬥爭的,都會得到我們的幫助,更何況,當漢元之戰開始,麵臨八十萬大軍壓力的時候,波斯人的起義改善了我們的處境,是有功於大漢的……”
“不,我們不能放棄既定策略,無論輕率冒進還是轉移注意力,都會導致更大的損失,”楚風的目光堅定如鐵,“三個軍出玉門關,對付蠢蠢欲動的海都,另外三個軍繼續在草原上徐徐進逼擠壓忽必烈……至於波斯,我另有安排!”(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