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又在和別人吵架麼?您老人家年紀大了,火大傷身呢!”兒媳婦禾姑帶著小孫孫柱兒、攙扶著婆婆張大娘走出大院門,衝著兩位客人福了一福:“客官,我公公年紀大了,若有什麼衝撞的,還望包涵則個。”
“好個賢惠的兒媳婦!”那青衫文士笑著低聲喝了一聲彩,又衝著劉老爹一挑大拇哥:“好一顆義民的赤子之心!”
兩人告辭離開,劉老爹自然聽不見,那白白胖胖的富態客商,正低聲對青衫文士道:“李司長,吾皇深仁厚澤,燕雲百姓人心如鐵。民心在漢,此戰必捷!”
劉老爹人老眼花,張大娘卻好許多,看著青衫文士的背影,她喃喃的道:“奇怪了,好像在哪兒見過這人似的……”
歲月早就磨平了記憶的棱角,張大娘已記不得色目富商艾哈買提以還不上羊羔兒息為由,要割去街坊王三太的肉的事情了,那時候,正是這位青衫文士和當時的北元司天監正郭守敬聯手,救了王三太的性命嗬!
此時正巧有幾名漢軍士兵在街麵上巡邏走過,見到這些軍人,柱兒漆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不停的搖著媽媽的手:“娘,娘,爹爹什麼時候才回來呀?爹爹去打仗了嗎?”
劉老爹無奈的苦笑,早些年,年幼的柱兒根本不能理解什麼是生離死別,作為爺爺的他,也不忍心讓他徹底斷絕希望,隻好告訴孫兒,爹娘都去了遠方,將來終歸會回來。
這樣,柱兒就一直以為爹娘都還在人世呢,劉老爹隻希望等他長大,自己慢慢明白。哪知道大漢帝國龍興,光複了燕雲,兒媳婦竟能“死而複生“,被漢官從色目富商的府邸解救出來。
但新問題又出現了:母親既然回家,父親在哪兒呢?
自幼失去父母之愛的柱兒,對父愛的渴望是如此強烈,甚至在重新得到母親的愛之後,變得更加渴求……
漢軍入城式上,孫兒錯認了漢軍軍官,錯把他當作父親,可劉老爹絕不會把自己的兒子認錯。
之後,那個漢軍士兵再次出現就是前些天,全家人按照官府堅壁清野的命令,從沒有城牆保護的南城搬家到城池堅固的北城,那位漢軍軍官又出現在視野中,還幫著推車、安置家當……
劉老爹雖然老眼昏花,但對人情世故卻看得很清楚,他感覺到了兒媳婦在那名漢軍軍官麵前的慌亂,也感覺到了孫兒對他的依戀……
可、可那畢竟不是我劉老頭的親兒子,不是你禾姑的結發之夫,也不是柱兒的親生父親啊!他是年紀輕輕、前途無量的戰鬥英雄,聽說書先生談起過,那都啥“簡在帝心”,“聖眷優隆”,隻等著“五馬黃堂、扶搖直上”了!
這些詞兒,劉老爹一個都不懂得,但他知道這人不是個普普通通的角色,將來是要開府建衙,說不定還會封侯拜將的,就如戲文上薛仁貴、李衛公、韓世忠一流的大人物,哪兒能看上你個小門小戶的姑娘,還是再嫁,還帶著個拖油瓶呢?
劉老爹左思右想啊,就覺得那漢軍軍官,真願意娶了禾姑,最多也就是讓她做個妾,柱兒這可憐的孩子嘛,他是斷斷不可能要的。
難道讓禾姑這實心眼的傻孩子去受大房的氣,難道讓柱兒這可憐的孩子剛剛有了母親,轉眼又失去?
不能,不能啊!
“公公,今天街坊鄰居姑娘媳婦大嬸大娘們約好了,納的鞋底、繡的手絹、蜜的果脯送去城頭營裏勞軍,”禾姑笑盈盈的拍了拍兒子的小腦袋:“柱兒這孩子,也嚷著要去營裏看看槍啊炮的,我就帶他去走走啊!”
去營裏勞軍?劉老爹一聽就警覺起來,臉也沉了下來:“兵荒馬亂的,不要到處走,柱兒這麼小,去看什麼軍營?呆在家裏,哪兒也不要去!”
禾姑聞言一怔,這不像公公的話呀!忽然想起了什麼,怔忡了一下,臉紅紅的牽著柱兒進了院子,柱兒兀自叫著:“娘,去軍營看大炮嘛,看大炮嘛!”
城牆下的軍營,薑良材正帶著士兵們巡邏,雖然這裏遠離主戰場,仍然不能有絲毫鬆懈。
高高升起的係留熱氣球上,突然鳴槍示警,吊籃中的瞭望手放下了望遠鏡,拚命向地麵打著旗語:
敵襲!(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