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日根入伍前是草原上放牧牛羊的牧奴,要對付狡猾的狐狸和凶殘的蒼狼,自然練出了一手弓箭射擊絕技,弓箭有諸多經驗和火槍相通,所以在辛勤練習、熟悉熱兵器特點之後,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快槍手兼神槍手。
彎刀格鬥,在蒙古武士中則是那顏軍事貴族才從小練習的,一般牧人接觸不多,莫日根參加漢軍之後才習練了刺刀突擊戰術,近身格鬥也就是稀鬆平常。
偏偏他麵對的這位率先登城的黑衣人,便是不死軍統領,據傳有著波斯皇族血統的阿雷士,也即是隨時護衛在伊兒汗阿魯渾身邊,比武擊敗金帳汗忙哥帖木兒麾下俄羅斯武士的神秘黑衣人!
論武技,隻怕十個莫日根都要倒在阿雷士的刀下,所幸漢軍盔甲堅固無匹,即或世上有名的神兵利器也無法破開,倒讓阿雷士大吃一驚,怔忡了半晌才照著莫日根脖子劈下!
現在,阿雷士對自己手上這把傳奇武器,“大流士之怒”的信心,已經被經過鍛壓、調質處理的共析鋼盔甲,折磨得所剩無幾了,他決定直接招呼對麵這名漢軍士兵沒有盔甲防護的部位。
以不死軍統領的戰技,這一刀勢在必得,圓弧形的波斯彎刀飛快斬下,在空氣中帶起尖利的嘯音,仿佛地獄惡鬼的嘶鳴!
莫日根趕緊將身子一轉,手中步槍刺刀迎上格擋,阿雷士不愧為名震兩河流域、享譽波斯高原的不死軍統領,急速斬落的彎刀以不可思議的角度避開了格擋的步槍,花紋斑斕的刀鋒抹向莫日根的脖子!
“偉大的天可汗,莫日根為您盡忠了!”莫日根以同歸於盡的打法,端起手中步槍刺刀向敵人胸前捅去,但以敵人鬼魅般可怕的身法,估計這一刺刀不會起到任何效果。
阿雷士的彎刀並沒能斬下,就在離莫日根的脖子三寸遠的距離,鋒利的彎刀改變了方向——久經沙場的阿雷士有著無與倫比的直覺,他感覺到了背後傳來一陣麻癢,身子趕緊像麻花似的一扭,借勢回刀格擋,叮的一聲響,彎刀堪堪擋住漢軍刺刀,那鋒銳的刺刀尖,甚至刺破了他的黑衣!
漢軍士兵王小寶、乃仁台並肩而立,兩把刺刀直上直下的亂捅,救了他們的連長,莫日根很快加入了戰團,三名士兵肩並肩,互相遮護、交替進攻,鋼鐵的盔甲穿在他們身上,組成了一道小小的鋼鐵之牆。
雖然隻有三名士兵,刺刀突擊戰術已能完全發揮出來,莫日根一聲大喝,挺槍突刺,中宮直取阿雷士胸口,乃仁台手中槍刺左右虛點,王小寶雙臂回縮持槍護身,隨時準備招架,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刺刀突擊小組。
阿雷士尖嘯一聲進步搶上,彎刀劃著詭異的圓弧繞身遊走,隻聽得叮叮叮一陣輕響,每一下都將漢軍士兵的刺刀蕩開老遠,然而剛剛蕩開乃仁台,王小寶有挺槍直刺,躲過了王小寶,莫日根的連環槍又跟著搶上……
電光火石間交手已是數番,阿雷士何等眼光,立時看出蹊蹺,這幾名士兵,單個都不是自己一合之敵,但借著盔甲的保護,和這種互相協助互相保護的戰術,竟能令個人武技遠遠勝過他們的不死軍武士無從施展!
是的,波斯不死軍之所以強悍絕倫,既不同於蒙古軍騎射冠絕天下,也不像俄羅斯武士那樣粗莽雄壯,他們一則憑借沙漠中鍛鏈出的詭異迅捷的身法,二則憑借手中烏茲花紋鋼打造的大馬士革彎刀的銳利,輕巧的彎刀能一刀揮斷拋上空中的絲綢,在不死軍武士手中發揮了可怕的威力:往往敵人還沒看清楚他們的動作,就已經身首異處。
可遇到裝備步槍刺刀、板式盔甲,使用刺刀小組突擊戰術的漢軍,就輪到不死軍鬱悶了,鋒利的彎刀,破不開漢軍盔甲的防禦,要斬漢軍士兵沒有盔甲防護的脖子吧,人家幾人一組配合默契,攻守兼備、回環綿密,哪兒那麼容易斬到脖子?
在莫日根的命令下,更多士兵加入了戰鬥小組,他們漸漸形成了橫跨城牆一長排,隨著越來越多的士兵加入,甚至有了第二排、第三排的縱深!
三十或者四十名士兵,列成小方陣如牆而進,盔甲整齊劃一,刺刀上下翻飛,即便是不死軍統領阿雷士,也很難應付這樣強大的壓力,他和身邊幾名用鋼爪爬上城牆的精銳武士苦苦支撐著,現在別說斬下漢軍士兵的頭顱,就是自保也有點兒困難了。
難道對麵的是一位天才指揮官?仗著驚人的武技,連續擋開五六把刺刀的進攻之後,阿雷士甚至有空四下觀察了一下戰場形勢。
城牆上的局麵,登時讓他亡魂大冒:城頭各處的漢軍士兵,已渡過最初敵人用鋼爪登城時的些微慌亂,在軍官指揮下,以班排連為單位,組成了一個個小方陣,在裝備鋼盔鋼甲、刺刀密切配合的鋼鐵方陣前,不死軍個人超群絕倫的武技並沒起到逆轉形勢的作用,相反,倒是有不少不死軍真的下了地獄。
如牆而進,如牆而進!忽然間阿雷士想起了可怕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做唐的帝國,它的士兵們列成方陣,穿著堅固的明光鎧,手持鋒利的陌刀,如牆而進的場麵,成為中亞無數馬背民族的夢魘!
天呐,這就是當年陌刀手如牆而進的情景嗎?阿雷士有些心虛了。
城樓上的張世傑,頻頻頷首微笑,指揮著各部隊作戰,步兵保證各敵台的安全,敵台上的炮兵、槍手以密集火力給敵後續部隊重大殺傷,城頭上的機動部隊則組成小方陣,將敵人分割圍剿。
最初,漢軍確實有些兒慌亂:蟻附登城也得用雲梯啊,像不死軍這樣用鋼爪登城的,真正從來沒見過,鬼魅般的身法,快到極致的彎刀,也有著不小的殺傷力。
對,漢軍士兵是入伍數月到數年不等的征召兵,波斯不死軍卻是沙漠中磨煉出來的精銳武士,論個人武技,那是萬萬不及;但漢軍步兵方陣技術,乃是結合盛唐征伐西域時陌刀手“如牆而進”、文藝複興時期西班牙方陣罕逢敵手、二十世紀初刺刀見紅決勝負的先進戰術,壓製得不死軍的武技難以發揮。
漢軍刺刀突擊技術隻有區區五式,招式簡單明了卻十分有效,半年前還在辛勤耕耘的農家子,入伍之後很快就能學會。
當然,憑這區區五式,論單打獨鬥,決不是那顏貴族武士、把都魯或者不死軍的對手。
可組成方陣互相配合,加上盔甲永不破的優勢,便是全天下近身格鬥最為可怕的波斯不死軍,也別想占到任何便宜。
“城上各部隊加緊圍剿,炮兵持續火力覆蓋阻截敵人援兵,三斤炮、六斤炮、十二斤炮全用上……兀要消滅登城之敵!張某人倒要看看,不死軍是不是真的不會死!”城樓上,張世傑意氣風發,指揮若定,蘇劉義按劍侍立,興奮而又略帶緊張的關注著戰局。
登城的不死軍已露出頹勢,特別是乃顏部六萬控弦之士從東門入城,下馬上城加入戰團之後,兵力對比發生了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