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章 天文大潮,沒有任何機會!(1 / 3)

飄揚著金底蒼龍旗的船隊,排成三、四艘並行的陣列浩浩蕩蕩逆流而上,伯顏知道,勝利的天平正在迅速並且無法阻擋的向漢軍傾斜。

漢軍船隊規模極其龐大,像小山似的巨大海船,高高的桅杆直指天際,重重疊疊的白帆在東方升起的朝陽映照之下,閃耀著莊嚴的金色光芒,鋒利的船首犁開長江的滾滾波濤,三四艘並排前進,前後排隻相距兩三個船身,艦隊之首、尾竟然相距數十裏之遙,那簡潔的流線型船身、鋒利尖銳的剪刀船首、舷側一排排黑洞洞的炮口,無不昭示著強大的武力和不可挑釁的威嚴。

土丘之上,極目遠眺睿智的大元丞相,也被眼前的壯麗景色驚得目瞪口呆,半晌之後才呐呐的道:“西晉樓船下揚州,金陵王氣黯然收。當年西晉滅東吳,樓船千艘下金陵,也不過如此了吧?”

“丞相尚有如此閑情逸致!”智謀百出的老將阿剌罕,笑得很苦,比黃連還苦,“末將隻不明白,尖底海船過不了采石磯,難道漢軍戰艦是從天上飛過來的?”

漢軍艦隊船隻,俱是吃水深的剪式船,這種讓北元水師吃盡了苦頭的船型,早已被蒙古將軍們熟知,偏偏無法行駛尖底海船的采石磯以上江段,竟然出現了剪式船!不管虎視天下雄材大略的伯顏丞相,還是聰明睿智老成持重的阿剌罕將軍,全都大眼瞪小眼,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惟有張珪緊緊咬著嘴唇,師從紫金山學派得授的水文知識,讓他迅速找到了答案,隻不過,一切都已經晚了。

“昨天是三月十五,月亮圓了……”

月亮圓了?伯顏和阿剌罕、寶音、阿徹菰蘇迷惑不解的目光,都聚集到張珪的臉上,盡管在漢軍艦隊出現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輸了,但他們要輸個明明白白,他們無法理解,漢軍艦隊出現在采石磯以上江段,和月亮有什麼關係。

“大潮,每逢月圓的大潮……”張珪長歎一聲,他現在終於知道了為什麼諸葛孔明要說“為將者,不知天文,不識地理,乃庸才也!”他也明白了,靠強弓鐵騎征服天下的蒙元,為什麼三十多年無法攻破釣魚城,為什麼素稱文弱的宋,能在如巨浪潮水般的死亡攻勢之下堅持到最後,堅持到整個歐亞大陸幾乎全被蒙古人征服,他們還能在海上行朝、在釣魚城、在淮揚抵抗。

或許這便是漢國報紙上所說的,文明的力量吧?

現在,張珪看著伯顏的眼神,已沒有半分尊敬和崇拜,因為在剛剛的一瞬間,他懂得了文明和野蠻的差距不啻天淵之別。

“天文大潮,”楚風給迷迷糊糊的烏仁圖婭解釋,“錢塘江大潮,想必是知道的吧?”

烏仁圖婭小雞啄米似的點著頭,“對對對,我聽說當年金兀術下江南,不知道錢塘江大潮,人馬到江邊飲水,被大潮淹死了好多咧!”

“不僅錢塘江,長江、珠江等等河流都有海潮,惟杭州灣呈喇叭形,海水倒灌特別厲害,錢塘江潮天下聞名罷了。長江自然也是有海潮的,我們身在銅陵,還往上遊走,到彭澤縣城北麵江心有座小孤山,海潮到那裏才回頭。”

烏仁圖婭恍然大悟:“哈,我知道了,定是漢軍艦隊趁著海潮湧動通過的采石磯!嗯哼,什麼長生天庇佑的伯顏丞相,我看他是個大笨蛋,連這個都不知道!”

忽見陳淑楨、文天祥、王恂等人都戲謔的看著自己微微發笑,烏仁圖婭心念一轉就知道又說錯話了,若伯顏丞相笨到如此地步,如何會東征西討大小數百戰而無一敗績?

“若有海潮便能讓尖底海船過采石磯,熟讀兵書視江南地理如掌上觀文的伯顏豈能不知?”楚風哈哈大笑著道:“世人都知尖底海船過不了采石磯,惟郭守敬、王恂二位治水名家,熟知江河水文,算到月圓時天文大潮,海水倒逼江水猛漲,我大漢艦隊可以通過采石磯淺灘!”

每逢月圓之後的農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陽、月球、地球幾乎處在同一直線上,所以這天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海水上漲迅猛,倒逼江水上漲,形成天文大潮。對此現象,華夏文明的先民早已熟知,到東漢時候科學家、哲學家王充就在《論衡.書虛篇》提到“浙江、山陰江、上虞江皆有濤”,宋末元初的郭守敬、王恂更是熟知,雖然受時代局限沒有從天體引力角度解釋天文大潮,但他們早已熟知月圓和大潮的對應關係。

郭守敬、王恂在北元時曾經負責疏浚京杭大運河,他們手上有著全套水文資料,所以能準確預報漲潮時間和強度,大漢艦隊就按照預報,趁著昨天的天文大潮,安全而又出人意料的通過了采石磯,上到了銅陵江段。

長江漲潮不如錢塘江大潮有名,采石江段以上又素來不通尖底海船,饒是伯顏老於用兵,如何想得到漢軍艦隊會趁天文大潮,冒險通過采石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