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章 以身作則(2 / 2)

滿朝文武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隻有趙孟頫看到了忽必烈已經色厲內荏,他已經不敢麵對大漢關於天道、正朔的指責,靠誅殺親弟破壞庫裏台製度得來的蒙古大汗,在海都、乃顏的指責下全無道義可言,他頭上另一頂金冠,大元皇帝的頭銜,也在這篇檄文的打擊下,開始搖搖欲墜。

針對大汗立刻踏平反賊的要求,伯顏丞相輕鬆的道:“我的大汗,沒有任何問題,隻要在江南給我足夠的糧餉,八個最精銳的萬人隊,隨時可以撲向荊湖閩廣。”

糧餉,糧餉!忽必烈簡直氣得要死,要是按照過去征收漕糧的進度,大部分糧食還留在江南呢,伯顏大軍過去,正好作為軍糧。可盧世榮這個白癡,雷厲風行的催逼著江南官吏,早早的把糧食解上了大都,偏偏大運河又被炸壞,沒法再往南方運!

本來,搜刮貪官汙吏、富商大族,除了金銀絲帛之外,也弄到不少糧食,盧世榮這個傻瓜、笨蛋,一心隻想著籌措發行紙幣的準備金,居然把糧食賣了個七七八八,還得意洋洋的上奏:“反賊騷擾四川荊湖,江南戰亂糧價飛漲,臣出售糧食獲得大批金銀,國庫充盈則至元鈔之發行更為有利。”

天呐~看到這份奏折的時候,忽必烈簡直有把盧世榮千刀萬剮的衝動,可賣糧食的時候盧世榮還不知道伯顏準備兵下江南,無論如何都怪不著他,反而是他為朝廷籌備了許多金銀,論功該賞才對……

“阿合馬,朕的理財大管家,至元鈔發行如何?錢息有了多少?”忽必烈充滿期待的看著阿合馬,希望這個色目人能憑空變出一座金山銀山。

阿合馬看了看大汗的臉色,不怎麼自信的道:“大汗,聰明睿智偉大的汗,臣欣喜的向您稟報,最近十天,至元鈔已發行了八千五百七十貫文。”

“什麼?”忽必烈眼睛瞪得比牛眼還大,嘴巴張得能生吞一個鴨蛋:“至元鈔兩貫兌一兩白銀,也就是說,這麼多天你就發行了相當四千多兩銀子的鈔票?”

呼圖帖木兒哧的一聲笑了起來,“阿大人果然精通財政,像這麼下去,有個千兒八百年,咱們印出來的九百萬貫文至元鈔,就能換成真金白銀了。”

轟的一聲響,滿朝大臣都笑了起來,其中尤以蒙古大臣,如太師伊徹查拉、中書右丞托克托等人,笑得最為開心。

阿合馬跪在地上朝大汗連連叩首,愁眉苦臉的道:“睿智的汗啊,相信無所不知的您知道有信用的紙鈔發行,不能憑借武力,我隻能盡力誘導商民使用。但是,之前發行的中統鈔,敗壞了朝廷貨幣的名聲,百姓不願接受至元鈔,臣又不能逼迫他們,這……”

忽必烈想起來了,確實,最初的發行方案就是參照大漢金鈔的模式,不用武力強行逼迫百姓使用,而是以準備金保證至元鈔的信用——如果能用武力征到稅賦,何必發行紙幣呢?直接搶不是更方便嘛!

可不用武力呢,中統鈔已經把朝廷的貨幣信用徹底敗壞,老百姓誰還能相信你的新鈔?被騙第一次是倒黴,同樣的當上第二次,那就是笨蛋了!

而且,當年製定無準備金,無限製發行紙幣,聽任通貨膨脹的政策,正是阿合馬和忽必烈共同製定的。蒙古帝國是一個不事生產的搶劫集團,庫裏台大會是他們推舉首領的製度,兀魯斯是他們分配贓款的體係,帝國武士就是衝在最前麵的嘍羅,這樣的體製下,忽必烈從來都沒把漢地當作真正領土、把漢民當作子民,他隻想著盡量用廢紙,從漢地搜刮真金白銀絲帛糧食,在這種思維下,當年作出無限印發中統鈔的決定,也就理所當然了。

就像狼來了的故事,說謊讓小孩丟掉了性命,濫發中統鈔則讓蒙元失去了貨幣信用,當他們發現了幣值穩定的紙幣對國家財政的好處,並且嚴格按照準備金製度發行新幣的時候,卻悲哀的發現,沒有人肯再次給予信任。

怎麼辦?忽必烈犯愁了,伯顏丞相束手無策,精通一切會計方法的阿合馬,同樣一籌莫展。

“與君國分憂,乃臣子本份。”趙孟頫大義凜然的出班奏道:“臣願以身作則,獻出家產,換取朝廷新發的至元鈔!”(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