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章 江南風暴(2 / 3)

盧世榮很滿意,非常滿意。久在都中,雖是中書省僅次於阿參政的第二號財政大員,但大都城裏最不缺的就是官帽子,像呼圖帖木兒、伊徹查拉這群蒙古勳貴,自然不會把他放在眼裏,滿口仁義道德的留夢炎、趙複、葉李等輩,也隻拿他當個逐臭之夫,哪兒像在江南,儼然是位口含天憲的欽差大臣,船隊一應使費都是淮揚鹽商、兩浙絲綢商等供應,達魯花赤、總管、轉運使、鹽鐵使等等官員一律跪接貴送,威風比起當年提大兵下江南滅亡宋朝的伯顏丞相,隻怕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不是肩頭擔著潑天也似的幹係,盧世榮隻怕連自己骨頭有幾斤幾兩都搞不清楚了,想起離京前阿參政的叮囑,他頓時清醒了許多,雙手虛扶,向滿滿一地跪著的官員道:“眾位同僚,何故行此大禮?本官可當不起,各位若不起來,本官也隻好跪下來平禮相見了。”

“使不得,使不得!”宋孝儒第一個站起來,卻又不站直了,兩個腿彎兒曲著,腰兒嗬著,像跪不像跪,像蹲不像蹲,待眾人紛紛直起腰杆,他才像伸懶腰似的把身子打直。

上官發話,你還不站起來,不是給上官上眼藥做尷尬嗎?但要是上官話音剛落你就站起來,豈不是擺明了說我早就不想跪了,你發話我就打蛇隨杆上?第一個動,是我聽話,最後一個站直,是我恭敬!

儒者,柔也,在大元朝做官,裏麵的道道可不淺!宋孝儒自鳴得意。

“各位同僚,辛苦了,各位盛情,盧某人銘感五內啊!”盧世榮早在徐州,就收到了淮揚各處官員孝敬的大筆銀子,賺了個盆滿缽滿,此時樂得裝出副平易近人的嘴臉,和眾位官員打著哈哈。

但到了淮安路正堂,盧世榮的臉色,就一下子全變了,“宋孝儒貪墨朝廷稅賦,其罪大焉,本官在都中已暗遣人來,收集了他的罪證,左右,與我將這贓官拿下!”

從大都城帶來的,身穿玄色質孫服、腰胯大汗彎刀的怯薛親衛殺氣騰騰的圍了上來,將宋孝儒第一個拿下。

“你!”宋孝儒到底跟著趙複趙夫子學了多年儒學,養氣功夫還是有那麼一星半點,突逢大變,也還沒給嚇死,也不掙紮也不亂罵,有條有理的道:“盧大人是中書省分守江寧提舉常平大使,是下官的頂頭上司,然則聖旨上說的明明白白,提舉常平大使隻管漕運及絲綢、鹽茶、瓷器榨賣等項,卻不是提刑按察使,下官貪墨與否,似乎還輪不到大人指摘?”

江南江北行省榨茶司、揚州路鹽運使、淮安路轉運使等官員驚得呆了,至此才明白幾分,他們俱是一黨,下連兩淮鹽商、江南絲商,中結好虎踞兩浙的大都督範文虎,上通留夢炎、趙複、葉李等故宋降臣、江南文臣,在這淮揚兩浙呼風喚雨好不熱鬧,豈止日進鬥金!如今盧世榮拿了宋孝儒,自然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淮安路轉運使張國成趕緊上來打圓場:“盧大人誤會了,宋大人乃趙複趙夫子門下,浸淫儒學數十年,早已存天理、滅人欲,斷斷不會貪瀆的。”

要說學了儒學就不貪瀆,隻好騙鬼,且不說宋孝儒一身肥肉怕有兩百多斤,盡是裝的民脂民膏,就是在徐州提前送給盧世榮的那份大禮,單他就出了三萬五千兩銀子!靠宋孝儒的俸祿,隻怕得替大元朝幹上七八輩子才掙得到咧!

張國成的話,其實重點不在儒學,而在趙複,分明是提醒盧世榮:別以為你有阿合馬撐腰就牛逼哄哄,我們在朝廷裏也有留丞相、趙翰林、葉學士,地方上還有兩浙大都督範文虎互為呼應,老子們也不是好惹的!

“哦?”盧世榮嘿嘿冷笑一聲,慢慢道:“趙大人整日講的是勤政愛民、忠君報國,若是像宋某人這樣無恥貪墨的官員,隻怕他老人家曉得了,第一個就要把他逐出門牆!”

宋孝儒氣得臉上青一陣紅一陣,渾身肥肉像波浪似的抖起來,眼見姓盧的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他也不管什麼儒者柔也了,跳著腳破口大罵:“姓盧的,你不要張狂,老子是兩淮鹽運使,沒有聖旨誰也不能拿我怎麼的!老子要到京上控,就算傾家蕩產也叫你得不了好!”

“對對對,上控,上控,拚盡兩淮財源,和他把官司打到底!”官員們紛紛叫起來,盧世榮這廝太也不是東西,在徐州收了咱們十八萬兩銀子,本來就是個大貪官,這會兒偏擺出個嘴臉要裝鐵麵包黑子,豈不是太欺負人,太不顧官場規矩了麼?

更有人公然叫道:“如今大元朝有錢就是爺,從上到下無錢寸步難行,有錢神鬼相助,各位湊錢兌了銀子,上大都告盧王八!”

“告我,還有機會麼?”盧世榮盯著這群肥滾滾的官員,就像餓狼盯著上了膘的羊群,“淮安路轉運使張國成、江南江北行省榨茶司何師孟、揚州路鹽運使楊潼亥……”他每點到一位官員的名字,那人就不由自主的渾身一寒,“你們結黨營私、貪瀆財賦、勾結商人、上下其手,本官早已收集爾等罪證,隻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