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章 前途不測(2 / 2)

回到前些天的戰場上,怯薛武士大弓輕箭拋射,和漢軍火槍火炮的對射中占不到便宜,他們就重新上馬,揮舞著彎刀,準備和漢軍麵對麵的決一生死。

可惜,這是釣魚城和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交彙處夾著的,一塊狹長的江岸沙灘,怯薛武士既不能迂回包抄發揮騎兵的機動力,來打擊漢軍陣型較弱的側後,也不能在寬大正麵以疏散隊形衝鋒,以躲避如暴風驟雨般傾瀉的彈幕。

密集隊形讓怯薛武士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們衝到漢軍陣前的時候,每十個人還沒剩下一個,怯薛軍千人隊僅剩的二十多名武士,像一群撲火的飛蛾撞向了漢軍密密麻麻的刺刀叢中,他們運氣好的,能把彎刀砸到漢軍的盔甲上,運氣好到極點的,能在刺刀叢中闖出個小小的缺口,把大汗彎刀抹上漢軍沒有防護的脖子,但更多的人,還來不及反應就被五柄、十柄或者更多的刺刀戳成了一團爛肉。方才成功斬殺一兩名漢軍士兵的武士,同樣逃脫不了這樣的下場,他們甚至還來不及把沾滿戰士鮮血的大汗彎刀再次舉起,就被前後左右無數的刺刀捅了個透心涼。

當天晚上,出身文士家庭,在四川山河殘破之際毅然入伍殺敵的王立,在自己的日記薄上充滿激情的寫道:“在多山地區,在有河流的複雜地形上,任何蒙古精兵——即使是天下無敵的怯薛親軍,也絕對不是漢軍的對手。漢軍的火器,大炮、步槍和手榴彈覆蓋了從一千步到五十步的整個衝鋒距離,即使僥幸能成為鑽過死亡火網的漏網之魚,他們的敵人還要麵對一道由鋼甲、刺刀和無畏勇氣組成的鋼鐵長城。”

漢軍是所向無敵的,大漢皇帝在釣魚城危在旦夕的時候揮兵北上,擊潰了漢奸鞏昌軍,殺掉了四川軍民的死對頭汪良臣,以漢軍的戰鬥力而言,將來必定要和蒙元逐鹿中原,作文明和野蠻的最終決戰,這些不問可知。

然而,釣魚城軍民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自處呢?現在,王立思考的問題,不僅僅是漢軍的強悍、皇帝楚風的英明神武,更多的,則是釣魚城軍民的前途。

昨天晚上,漢軍已經開始開拔入城,他們對百姓秋毫無犯,軍紀好到了極點,甚至比釣魚城守軍更受城中老百姓的歡迎,軍屬們就算自家沒剩多少好吃的,也把四川特產的土臘肉、熏香腸、小米粑、苦喬菜端了出來,請這些遠道而來的閩廣子弟,好好吃上一頓巴山蜀水的特色飯菜。

漢軍則把攜帶的閩廣涼茶、果脯蜜餞、醃製鯨肉等等軍隊夥食拿出來,和百姓們分享,在數天中與漢軍並肩作戰,結下了戰場情誼的守軍,也加入了這場軍民大聯歡,大街小巷充滿了歡歌笑語,就連大戶人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嬌小姐,也低著頭從側門悄悄跑出來,把親手蒸的甜米糕遞到漢軍手上,然後紅著臉蛋飛快的溜回家中,從門縫裏偷偷打量分吃米糕的小夥子們。

釣魚城軍民已經在戰爭狀態下生活了三十八年,許許多多的祖輩父輩,甚至都沒有福氣活到今天,親眼見到東西兩川行軍元帥府和鞏昌軍的覆滅,汪良臣這個大仇人被就地正法的一幕。

鞏昌軍是蒙元在四川的絕對主力,它的覆滅,意味著單憑釣魚城守軍,也能輕鬆克服重慶府、克複成都,乃至光複全川,釣魚城在苦戰三十八年之後,終於迎來了光明,迎來了和平。

不再提心吊膽,不再擔心圍城的敵人趁著夜幕摸進睡夢中的城市,不再有漫天呼嘯的箭雨和金戈鐵馬,這些恐怖的記憶,將永遠不會出現在釣魚城下,而將出現在東西兩川行軍元帥府駐守四川各地的漢奸軍的視野。

釣魚城守軍有理由歡樂,他們已經在過去的三十八年中,挑起了保衛華夏民族的重擔,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歡樂和自豪,激越的歌聲,讓全城通宵未眠。

和老百姓、普通士兵不同,王立也通宵未眠,則是擔心皇上會怎樣對待這支英雄的軍隊?

他紅著眼睛,看了看頭頂上,釣魚城的城樓上還飄揚著大宋的戰旗,全世界惟一的一麵。(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