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主落座,趙昺往陸秀夫懷裏掏摸:“陸夫子,報紙呢?我要看報紙!”
最近一段時間,陸秀夫每次過來,都會給他帶幾張報紙,這成為了他了解外部事務的唯一途徑。鄧光薦試圖阻止,但在趙昺大鬧一場,甚至驚動了不問世事的楊太後之後,終於宣告作罷。
陸秀夫笑眯眯的,從懷裏摸出七八份疊在一塊的報紙,讀四書五經,趙昺早就悶得慌了,抓起報紙,如饑似渴的讀了起來。
陳宜中喝了口茶,沒話找話的說:“鄧大人儒學精通,有您教育故主,我們這些前朝舊臣,也放心得多啊!”
鄧光薦看了看他,沒搭話。這頭老狐狸,當年在朝堂上,連賈似道這樣的權奸也被他繞了進去,據說他眼睛一轉就有一條計策,我今天就不和你個貳臣說話,饒是你有千般計策,也教你悶在肚子裏用不出來!
“唔,今天天氣倒是不錯,故主的宅邸,我還是第一次造訪,嗯,依稀有臨安行在的風貌。”陳宜中也不著惱,放下茶杯,東看看西看看,說的話聽起來漫不經心,似乎又隱含深意:“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故國不堪回首啊!”
陸秀夫差點笑了出來,這陳宜中,處處給鄧光薦下套子、使絆子,引他說話是一步一個坑,怪不得當年朝堂之上鬥不過陳丞相呢!
他又看了看眼瞼微垂,似老僧入定、如神遊太虛的鄧光薦,這老鄧裝聾作啞一問三不知,如此這般陳宜中又有什麼好辦法呢?
陳宜中似感懷故國,又似話中有話:“時移世易,天道無常,我等身逢其間,無非都是隨波逐流的浮萍,隻能順水借力,不可逆勢而為……”
鄧光薦知道自己一開口就會墜入彀中,反正抱定主意不開口,看陳宜中玩什麼把戲。
“《工人退休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工人須得繳納工資總額的百分之十存入個人賬戶,用工方須繳納同等數額,政府給予工資數額百分之五的補貼。工人退休年齡為五十五歲,之後按月領取退休金,計算公式如下……”
報紙上刊載的退休金辦法,趙昺逐字逐句的念了起來,退休金一說倒是稀奇,從來都是養兒防老,想必今後大漢朝的工人,再不愁養老了吧!
陳宜中正愁著鄧光薦裝聾作啞不開口呢,這下找到突破口了,他笑嘻嘻的問趙昺:“故主可知這大漢興退休金辦法,其中隱含著什麼治政之道?”
趙昺畢竟是個九歲的孩子,肚子裏哪兒有那麼多彎彎繞,當即老老實實的答道:“將來工人有錢養老,倉癝實而知禮義,則違法犯罪的人必然會減少。另外百姓有所養,就不會陷入饑寒,天下可以大治。”
“從來帝王治政之道是外儒內法,皇上隻說了天下治亂,卻忘了另外一方麵,試問對帝王之寶座,有什麼影響呢?”陳宜中循循善誘的提點。
見陳宜中這個“大奸臣”老和趙昺說話,鄧光薦終於忍不住了,沒好氣的道:“還不是沽名釣譽,花點小錢買天下人高唱聖明,得了他退休金的工人,必定替他說話,如此而已。”
陸秀夫在旁邊也仔細想了想,覺得陳宜中有點小題大做了,聽說這退休金是因為沈煉辭工開店、違法販賣火器引出的,所謂士農工商,士有廉政公積金、農有三十畝土地、商有鋪麵工坊,惟工匠到老無所倚靠,遂設退休金以頤養天年的意思。這純粹是皇上的惠民之政策,根本沒什麼說道嘛!
“嘿嘿,”陳宜中先奸笑了幾聲,指著報紙道:“工人退休金,乃是自己出一點、工商業主出一點、政府再出一點,對不?”
鄧光薦就看不得陳宜中把“楚賊”每一個舉動都吹得跟什麼似的,因而嗆聲道:“是便是,有什麼稀奇?”
陳宜中嗬嗬一笑:“工人、商戶、政府三家出的錢,又是放在誰手裏?”
“放在政府手裏呀!”鄧光薦這話一說出口,就明白了幾分,原來這錢存了幾十年,政府都可以拿去隨便做什麼,比如放貸牟利的!雖然佩服楚風生財有道,他還是嗤之以鼻:“哼,與民爭利,也算不得什麼好事情。”
“怎麼是與民爭利呢?”陳宜中辯道:“私人錢莊存錢的年利隻有三分,貸款出來就要三成;政府給養老金五分的利息,財稅部貸款的利息卻低到兩成,這是與民爭利,還是讓利於民?”
老百姓存的退休金,政府給的利息比錢莊高,百姓商戶找財稅部貸款,政府收的利息比錢莊低,怎麼說都扣不上與民爭利的帽子,鄧光薦隻得緊緊的閉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