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章 為政之道(1 / 2)

三月春光好。明媚的陽光從樹叢中灑下,投射在地麵上一片斑駁,窗外鳥兒的鳴叫讓楚風從美夢中醒來。

敏兒還在沉睡,昨晚的癲狂讓她疲憊不堪,此時像隻慵懶的小貓縮在被窩裏,大概是回憶到了昨晚的風雨,小鼻子時不時的抽動一下,天真、甜美的睡態,楚風怦然心動。

春天真好!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文天祥在自家閣樓上淺吟低唱,手中水晶杯,葡萄美酒如胡虜血般殷紅。

如夫人黃氏替心中的偉丈夫披上薄薄的棉袍,琉球三月的清晨,仍然帶著那麼一絲兩點的涼意。忍把浮名,換了淺吟低唱,她知道丈夫的心結,既不是思念鬆江的鱸魚、贛南的蜜橘,也不是回憶洶湧奔流的贛江和層層疊疊的梯田,前任的大宋丞相至今背負著“貳臣”的罪名,雖然報紙上確認了對國家民族的忠,高於對君王的忠,但他仍然沒有翻過心中的那道坎。

文天祥輕輕握住了黃氏的手,感受著親人的體溫和默默的鼓勵,劫難之後,他對親情分外珍惜。

小丫頭捂著嘴,笑嘻嘻的走來,見了老爺和如夫人如此溫馨的一幕,轉過頭就想溜掉,卻被眼尖的黃氏看見了:“玉墜兒,拿的什麼東西?”

“這是一位小姐拿來,讓我交給老爺的”,剛才送簽來的那位小姐,一襲緋衣,嬌俏得讓人自慚形穢,玉墜兒不識字,隻當是當年的才子狀元又在琉球惹下了風流債,如夫人在這兒,怕是有點不便,她將金花玉版簽往老爺手上一遞,一溜煙的逃開了。

簪花小字寫得花團錦簇,難道老爺惹動哪家小姐了?黃氏先往落款上看,“趙筠”兩個字嚇她一跳,這是當今皇後的名諱,自然不會是什麼風流債了。

再往上看,“今世之危勝於東周,公其為管仲乎?”

文天祥的眉頭舒展開了,黃氏終於放下了心,她知道,老爺的心結已然解開。

春秋時,管仲輔佐齊國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王位,他甚至親自射了小白一箭,然而世事難料,小白最終即位為齊桓公,並假手魯國除掉了公子糾。管仲在鮑叔牙舉薦下又輔佐齊桓公,是個不折不扣的貳臣。

然而就是這個貳臣,成為了華夏民族的英雄。當時,周天子衰微,各諸侯國受南北方向的少數民族侵擾,“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如縷”,華夏岌岌可危。管仲以丞相身份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帶領齊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建立了不世霸業,將山戎等夷狄民族擊敗的擊敗,融合的融合,維護了華夏一脈。

這樣的功業,連孔子都盛讚道:“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沒有管仲,我都得披著頭發做野人啦!

孔子對管仲的讚揚,充分證明這位儒家至聖,把“對國家民族之忠”,放到“對主君個人之忠”的上麵。如今北元肆虐,和春秋之世十分類似,文天祥如何做不得今日之管仲?

楚風剛剛洗漱完畢,用過了早餐,仆人便通報陳宜中與文天祥攜手來訪。嗬,這兩位平時話都不多幾句,今日轉了性?

當文天祥到府上拜訪的時候,陳宜中也很奇怪,當年排擠的恩怨還在,前幾天曾去他府上拜訪,吃了老大一個閉門羹,今天怎麼會主動來訪?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當文天祥出示那張“今世之危勝於東周,公其為管仲乎?”的紙簽後,陳宜中釋然。有了被陸秀夫張世傑排擠,鬱鬱不得誌的經曆,再回想當初自己對文天祥,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公為管仲,陳某願做鮑叔牙。”這是他對文天祥的承諾。

“陛下的執政之道,精微玄妙,且與故宋相距甚遠,在部裏從文牘上研究,終究不如當麵請教。”文天祥拱拱手,誠懇的說:“切磋砥礪方有真知灼見,還請陛下不吝賜教。”

匠戶係的官員們一味務實,隻要有好處、隻要切實可行就不遺餘力的去幹,從來不會問楚風一句“為什麼”;隻有文、陳這樣的原政治精英,才會提出問題:“你治國的方略究竟是什麼?”

文天祥有這樣的疑問,陳宜中也有,幾乎所有儒門出身的官員都會有,他們之所以沒有提出來,隻是想慢慢揣摩。陳宜中到琉球好幾個月了,他處處向楚風施政的路子上靠攏,但這條路到底通向什麼方向,將來能走到哪一步,心裏也沒有一個底氣。